中新健康丨中国专家新发现为骨质疏松等治疗提供新依据

来源: 中文网
2024-06-18 17:11:21

  中新网上海6月17日电 (陈静 顾卓敏)骨和骨髓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维持着骨稳态。那么骨是如何对骨髓进行调控的?

  记者17日获悉,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张长青、高俊杰和高悠水团队的最新研究揭示了骨对骨髓的调控机制。他们发现,这一过程还参与了激素型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进而为治疗激素型骨代谢疾病,如:骨质疏松、骨坏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该研究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揭示了线粒体转运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和能量代谢调控方式,在骨与骨髓相互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一作用正是维持骨稳态的关键。

  研究人员发现,骨骼细胞转运线粒体到骨髓的造血干、髓系、淋系等多谱系细胞中,形成复杂的线粒体转运网络。不同供体细胞转运线粒体的能力不同:骨骼干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不同受体细胞接受线粒体的能力亦不同:髓系细胞>淋系细胞>造血干及祖细胞。

  据悉,通过构建线粒体转运缺陷小鼠,研究人员发现,线粒体转运受损后,破骨细胞的活动发生显著改变,导致小鼠骨量降低,骨稳态失衡。

  研究人员还探索了线粒体转运在骨折愈合、原发性骨质疏松和激素型骨质疏松 等病理生理过程的作用,发现了改善激素型骨质疏松的疾病进程的方法

  去年5月,中国援助古巴应对气候变化物资交接仪式在古巴能源矿业部举行,物资包括5000套家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及2.5万套节能灯具等,以帮助古巴解决偏远地区农村居民一部分基本用电和照明需求,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日前,援助物资已分发至古巴多个省份,中方对古巴各省技术人员进行安装、使用和运维在线培训。古巴能源矿业部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格拉对中国援助的物资表示感谢,认为这些设备将对古巴偏远地区家庭生活带来帮助,并为支持古巴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加快能源结构转型起到良好作用。

  田间地头,种粮户精心管护农田;工厂车间,一线工人铆足干劲生产;物流运输线上,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保通畅……浓浓年味里,许许多多劳动者干劲十足,用辛勤和汗水铸就新春最美的风景线,汇聚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和强劲信心。

  通过10多年的发展,如今“万石水芹”已美名远扬。后洪村村民周师傅说,该村的水芹名气大,不愁销路,出了水就有人要。“我和老伴种植水芹多年,现在小儿子也在家帮忙‘搭把手’,总体来说效益还不错。”

  在西双版纳景洪市告庄西双景的星光夜市内,凌晨1点仍有身着傣族、哈尼族等民族服饰在街头拍照的游客。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来,“旅拍写真”“傣泰风情”等关键词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作为新业态、热门旅游消费地的景洪市也迅速“出圈”。

  数据显示,2022年与2021年比较,输往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体出口货值录得降幅,主要是日本降13.8%、中国内地降12.9%、美国降5.5%。同期,来自部分主要供应地的进口货值也录得下跌,主要是中国内地降14.6%、韩国降10.7%、日本降10.4%。

是原划船俱乐部旧址,

曾丽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