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最鹰”官员再放话:现在降息不合适,若通胀继续高企仍愿加息!

来源: 格隆汇
2024-06-28 09:46:17

财联社6月28日讯(编辑 黄君芝)美联储理事米歇尔·鲍曼(Michelle Bowman)周四表示,现在降息还不合适。她重申,在通胀压力仍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她仍未准备好支持央行降息。

她在一份演讲稿中表示,美联储目前的利率立场仍是“限制性的”,即使货币政策维持在当前水平,价格压力也会降温。

这份演讲稿是为在华盛顿史蒂文森举行的爱达荷、内华达、俄勒冈和华盛顿银行家协会2024年年会准备的。

鲍曼指出,如果通胀走向美联储2%目标,可能会考虑降息;但如果通胀没有减缓,仍愿意再次加息。她强调,在权衡未来美联储利率变化时仍保持“谨慎”。

她说,“如果未来的数据表明,通胀正在持续向我们2%的目标移动,那么逐步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以防止货币政策变得过于严格,最终将是合适的。我们还没有达到降低政策利率的合适时机,我继续看到通胀存在一些上行风险。”

“但如果未来的数据显示通胀进展停滞或逆转,我仍愿意在未来的会议上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她补充道。

鲍曼的言论与她最近对经济和政策前景的评论基本一致。她发表上述言论之际,美联储官员正在寻找通胀压力稳步回落至2%目标的证据。多数联储官员们目前预计今年将降息0.25个百分点,许多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将在9月份的FOMC会议上降息。

在本周早些时候的讲话中,鲍曼表示,她预计今年不会降息,可能明年可能会放松。

鲍曼在周四的讲话中表示,今年整体经济活动强劲,但在通胀进展 停滞的情况下有所放缓。她指出,金融环境的缓和给未来的价格走势带来了挑战。

“还有一种风险是,自去年年底以来金融环境的松动,反映出股市估值的大幅上升,以及额外的财政刺激措施,可能会增加需求的动力,阻碍任何进一步的进展,甚至导致通胀重新加速。”她说。

鲍曼还表示,美国银行数量的减少是个问题。与此同时,还没有创建足够多的新银行。

“从长远来看,没有新成立的银行将在银行体系中造成空白,这种空白可能导致可靠和价格合理的信贷供应减少,市场中缺乏金融服务,以及银行活动继续转移到银行体系之外。”她补充道。

责任编辑:于健 SF069

  近期是不是接触过新冠病例或出现发烧和呼吸道症状的人,若接触过,自己出现了相似症状,很有可能是被传染的,可以做个抗原检测来确定。

  举个例子,如果中国现在维持世界第一的人口规模,在很多产业里中国会很强,比如机器人产业,有很多的研发人员可以投入,也有很多场景。但如果人口萎缩,研发人员减少,市场规模减少,这些创新的制高点就可能会被其他国家取代。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倪浩]5月25日和26日,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分别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和贸易代表戴琪进行了会谈。商务部6月1日下午举行例行记者会,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发布会上表示,美方的芯片与科学法等半导体产业政策和出口管制是中方重要经贸关切,也是王文涛部长与美方会谈中提出的重点问题。束珏婷说,(在会谈期间)双方就此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同意后续继续开展讨论。

  梁建章:我是在携程创办了六七年的时候,放下了日常工作去念博士了。2007年,我研究的方向是创新,逐步观察到各个国家的竞争力其实跟人口有很大的关系,等日本的人口出现问题后发现,中国那个时候还在实行一孩政策,我觉得非常郁闷,觉得自己非常有责任,让大家知道其实人少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我就开始写文章、写书呼吁。

  所以天宫里的那些神仙们到底快乐不快乐?他们好像挺快乐,毕竟永生了,但是他们好像也没孩子,也没什么新的东西。当然,偶尔会有孙悟空来搞搞他们,他们应该很高兴,否则日子过的太慢了,我觉得还是要不断有新的东西。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国家安全战略教研室大校副主任张弛30日对《环球时报》表示,导致东南亚国家担忧的真正根源是美国,推动地区国家选边站队的是美国,而不是中国。观察美国推动所谓“印太战略”可以发现,其一向惯于用分而治之和操弄意识形态的手法,通过制造矛盾和对立来操控其他国家。他认为,“在亚太地区,美国推行的是排他性的多边主义,主旨是希望维护其世界霸权地位同时遏制其他国家的发展,美国的这种做法会加剧国际社会对立,推高地区对抗和冲突的风险。”

许志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