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罗萨·塞尔维拉:熟悉彼此,实现更好的跨文化理解

来源: 砍柴网
2024-06-25 13:46:22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电 题:熟悉彼此,实现更好的跨文化理解

  ——专访西班牙智库知华讲堂主席罗萨·塞尔维拉

  作者 官逸伦

  “中国学的世界对话·比利时论坛”近日在布鲁塞尔举行,西班牙智库知华讲堂主席罗萨·塞尔维拉出席并致辞。塞尔维 拉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表示,中国文化虽然与欧洲文化有着不同根源,但通过熟悉彼此,应当能够实现更好的跨文化理解。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是如何与中国结缘的?

  罗萨·塞尔维拉:1992年圣诞节假期期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当时我哥哥作为一家钢铁公司的西班牙代表在香港工作,我们全家去那里旅行。从那一年起,我被中国所吸引,经常来华旅行。我曾在欧洲和美国生活过,对那里也很了解。中国与欧洲国家、美国的鲜明对比是如此迷人,让我以一种新的方式思考和理解世界。2000年,我作为一名建筑师开始在中国工作。此后几年里,我多次来到中国并在上海、杭州、北京、香港等多个城市长时间停留。

  中新社记者:您在中国和西班牙都从事过建筑设计工作。在您看来,两国建筑文化有何异同?

  罗萨·塞尔维拉: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建筑与西班牙历史上的重要建筑有很大不同。它们源于两种不同的哲学基础,体现出对世界、对人类在世界中的作用等方面的不同理解。由于在构图和空间概念、建筑材料、建筑系统、规划方法以及建筑与自然空间关系上截然不同,中国建筑与西班牙建筑呈现出不同特点。

  不过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建筑已经采用了一种“国际风格”。中国几十年前就开放了国际交流,允许国际建筑师在中国工作,也允许年轻的中国建筑师到国外接受培训。这种快速的全球化进程对中国建筑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的设计理念深受自然启发,并在参加中国的建筑设计比赛时应用和精进。中国对自然拥有深刻理解,我从中国了解到,建筑如何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从那时起,自然愈发成为我建筑设计灵感的来源。我的目标是向自然形态学习,欣赏其美与效能。我认为,高品质中国建筑的特点包括对自然和建筑材料的敏感度以及非凡的景观设计能力。

  西班牙的艺术和建筑也令人感到自豪,这既包括历史的,也包括当代的。我很荣幸有机会在这两个国家设计建筑作品。

  中新社记者:知华讲堂为本次论坛提供了支持。作为知华讲堂主席,您如何看待中国与西班牙的交流对话?

  罗萨·塞尔维拉:西班牙和中国是两个有着丰富历史的国家,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进行广泛贸易是两国一段重要的共同历史。知华讲堂的主要目标是促进西中关系、增进两国相互了解、展示中国的文化丰富性。我认为现在是在西班牙推动中国研究、发展两国关系的好时机,知华讲堂也正在推动包括第八届“知华讲堂奖”在内的各种活动。

  中新社记者:您曾说过:“我们的任务是寻找不同文化间的最大共同点,促进相互理解。”在您看来,中欧文化间的最大共同点是什么?我们如何才能发现不同文化间的最大共同点?

  罗萨·塞尔维拉:东西方拥有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在上千年的进程中塑造了不同的思维方式、社会结构、社会观念和治理体系。但我们都是人类,我们都居住在地球,我们面临同样的现实挑战和未来不确定性。在这个相互联系的世界里,理解与合作是必需的。要实现这一点,首先我们必须熟悉彼此,理解我们解释社会行为的深层哲学基础,并努力寻求共同点。

  欧洲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核心,建立在尊重、尊严、平等和正义等伦理价值的基础上。同样,中国文化虽然有着与欧洲文化不同的根源,但也坚持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因此,在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上找到共同点以实现更好的跨文化理解应该不难。(完)

  受访者简介:

  罗萨·塞尔维拉,西班牙阿尔卡拉大学建筑系教授,曾任该校建筑学院院长。她曾在西班牙、俄罗斯、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和玻利维亚等国完成建筑设计项目,其创新建筑尊重自然和人类需求。

  1月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为满足群众检测的需求,各地要对不同群体分类采取抗原和核酸检测的策略,科学合理地做好检测各项准备工作。

  大环境充满动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需求和消费下滑。这两年,客户下单越来越谨慎,因为预期变差,大单拆成小单,为防止资金被套,单量减少的同时,订单确认时间也在后延。

  为何“笼上牢丸”是蒸饺类的食品而不是肉馒头?这样的推测是有理由的。《饼赋》中是将馒头和牢丸分为不同类别的食品来记述的。束皙将两者分而述之,也许是基于有没有发酵这一点来看的。“牢丸”的皮极薄,是没有经过发酵的缘故。没有发酵过的面团越厚就越硬,口感也越差,将皮做得尽可能薄,是美味的关键。

  据中国网,1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总的来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救治平稳有序,日常的诊疗服务在逐步恢复。首先,各省已经度过了三个高峰,就是发热门诊高峰、急诊高峰和重症患者高峰都已经度过。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在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到1月17日较峰值下降了94%,已经回落到12月7日前的水平。全国急诊就诊人数在2023年1月2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1月17日较峰值下降了44%。全国在院的阳性重症患者人数是在1月5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1月17日较峰值数量下降了44.3%。

  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志起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国潮作为中国品牌创造出来的潮流,已成功赢得90后、00后新青年消费群体的心。当代中国年轻人在全球互联的思潮下,将国潮作为追求自我表达的新形式,其背后正是中国文化不断走向自信的过程。文化力量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最为持久的力量。新一代的青年消费者们天然具备国际视野,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国内国际差距已经缩小,加之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信感,在他们所主导的新消费时代,新国潮、新智造的爆发实为必然。

  不少医生都向记者表示,对于预防重症,及早识别是重要的。许多前来医院急诊就诊的老年人,都在家扛了很久,一些老人其实血氧饱和度已经低于正常水平,但并未及时发现。

刘均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