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春播调研:新季玉米种植面积减少 或支撑后市价格

来源: 中文网
2024-06-07 10:52:50

  种植收益下降 东北玉米种植面积略减

  2024年东北地区春播活动基本于4月中下旬开始,北部地区春播于5月初展开,截至5月中旬东北玉米春播结束。

  从2023-2024年东北基层农户种植收益情况来看,2024年1-4月东北农户平均种植收益为323.72元/亩,较去年同期减少34.6%,这使得部分农户租地积极性下降,部分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小幅减少。

  卓创资讯初步评估,黑龙江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约为7650万亩,降幅2.55%,主要原因是黑龙江齐齐哈尔、哈尔滨、鹤岗、佳木斯、双鸭山、鸡西等部分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增加,玉米种植面积减少;内蒙古 因为部分地区限水,以及玉米改种杂粮,种植面积小幅下降,玉米种植面积约5190万亩,降幅为0.57%;吉林地区有少数旱田改水田的情况,个别地区存在玉米改种杂粮的情况,预计2024年玉米种植面积约为5890万亩,降幅0.34%;辽宁种植面积相对稳定,本年度玉米种植面积在3820万亩左右,降幅0.26%。综合四省区种植面积来看,卓创资讯调研数据显示,2024/25年度东北玉米种植总面积约为22550万亩,同比去年减少260万亩左右(降幅3.72%)。

  地租小幅下降 新季玉米种植成本降低

  自2023年9月东北玉米开始上市起,至2024年1月底,东北玉米价格震荡下行,均价累计回落596元/吨,部分时间段低于租地农户的种植成本。此后各地区粮库陆续收购,收购价格支撑东北玉米价格上涨。截至5月底,东北玉米均价为2322元/吨,涨幅158元/吨,仍较去年同期价格低239元/吨。价格回落降低农户租地积极性,使得部分地区地租下降,其中佳木斯、松原等地区降幅较明显。

  东北玉米的种植成本主要包括地租、化肥、种子、农药、机械、水电等。卓创资讯调研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省区17余市的70多个区县数据显示,地租基本维持下降趋势,跌幅在3.5%-25.6%不等,部分劣质地块地租降幅较为明显,2024/25年度东北平均地租725.29元/亩,较去年下降71元/亩,降幅8.5%。

  此外,据卓创资讯初步调研,2024/25年度化肥成本也有所下滑,预计降幅在15-20元/亩,其他各项成本相对稳定。

  对比各要素在种植成本中的占比可以看出,地租及化肥成本在种植成本中占比较大。2024/25年度东北地区地租下降明显,在总种植成本中的占比减少,化肥价格小幅下降,也在整体种植成本中的占比下滑。综合来看,本年度玉米整体种植成本下降,初步预计2024/25年度东北玉米种植成本平均为1270.29元/亩,较去年下降98.59元/亩,降幅7.20%。

  种植成本降幅不及预期 对玉米价格存支撑预期

  综合来看,伴随2023/24年度玉米供需格局逐步明晰,市场关注重心逐步转向新季玉米生长周期,主产区东北的天气、产量预期等对玉米价格的影响加大。从当前东北玉米价格来看,5月末东北玉米均价较去年同期跌幅为9.32%,而2024/25年度东北玉米种植成本虽然下降,但降幅仅7.20%,加上本年度东北种植面积减少,产量或较2023/24年度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新季玉米价格存支撑预期。

  卓创资讯将对玉米种植情况进行周期性调研跟踪,更多资讯详情,请及时关注卓创资讯玉米市场分析解读。

责任编辑:李铁民

  近期,由于感染量激增,方舱资源紧张,很多民众反映无症状、轻症阳性感染者是否可以有条件居家隔离?11月25日,广州一位阳性妈妈为照顾抑郁症儿子,希望不被转运,经协调后被允许作为特殊人群在家隔离。11月27日,北京市朝阳区慧谷阳光小区的一位2岁男孩确诊后,因他有哮喘,邻居纷纷建议他在家隔离,最终经同单元邻居签字允许后,街道同意其不去方舱,居家隔离。

  媒体记者问她,当时为何不报警,刘某的妻子表示,自己觉得老公犯错在先,在外面招惹其他女人,家丑不可外扬。因为不知道法子英杀人的事情,所以也觉得不那么严重,也没想着报警。

  二审法院认为,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刑事案件的合议庭组成分两种:一种是由审判员组成的单一制合议庭,另一种是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的混合制合议庭,选择何种模式由人民法院依职权决定。本案中,一审法院选择了单一制合议庭,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同时,副热带高压的加强和北抬,为低纬度地区的暖湿空气向北输送提供了有利的环流条件。暖湿空气与来自极地地区的冷空气相遇,引起了部分地区的降水和降雪天气过程。

  当然,因为某个艺人失德,将锅完全扣在饭圈的头上,未免过于武断和草率,但是饭圈长期以来的纵容和幻想,为艺人失德提供了可能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姚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此次全国大范围的降温和降水天气是由盘踞在欧亚地区的阻塞高压所引起的。实际上,在11月中旬时,欧洲地区就已形成了一个阻塞高压系统,并表现出了不断加强和向东移动的特征。11月底,随着极地涡旋的局部崩溃,极地冷空气借助阻塞高压的经向环流引导南下,引起了我国大范围的降温。

钱希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