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水“躺平”,能救命也可能要命!

来源: 能源网
2024-06-13 17:52:27

  文/赵斌

  暑期已至。天气炎热加之汛期降雨强度加大,溺水事件进入高发期。11日,杭州一女子落水后“躺平”自救,静待救援人员赶到将其救起的视频广泛传播。

  网友在称赞救援人员的同时,也纷纷点赞落水女子的冷静反应和水中躺平的科学自救方式。

  此外,汛期将至,遇到山洪暴发、水中裹挟大量物品、水流湍急等情况的时候,仅凭“躺平式”水中自救法难以获得更多生机。

  躺平不是看看就能会

  “从视频中看,杭州落水后水中躺平的女子应该掌握一定游泳技巧。”李晓稳表示,该名女子躺在水中的时候浑身放松,体态自然,手部和腿部似有一定轻柔的控水动作。从这些特点上看,像是有一定游泳基础、相对熟悉水性并能较熟练掌握水中躺平式泳姿技巧。

  有网友表示,在看了相关人士发布了水中躺平式自救方式的教程以及动作要领后,感觉这很简单,以后万一遇到意外落水便可用此法自救。

  “这种盲目自信的想法要不得,是要害死人的。”李晓稳表示,水中躺平自救的要点有多个方面:首先落水后需要憋住气、双手抱膝,让自己浮上水面;然后轻柔转身、头往后仰,关键是全身肌肉放松;再把双手慢慢放在脑后,托住后脑。

  李晓稳表示,整个流程动作舒缓、轻柔,不要慌乱紧张。注意只用嘴吸气,不要用鼻子参与呼吸,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适当在肺里留存部分气体,不要完全把气呼尽,即便呼出空气,也要迅速吸进空气,最大化平稳保持体内空气含量以增加浮力。遇到风浪时,要及时调整呼吸,尽量避免呛水。

  这些技巧,不会游泳的人遇急时能应用吗?

  李晓稳说,一般不会游泳的人落水后会紧张、肌肉僵硬,此时仅靠后仰很难浮出水面,并且还要加上正确的呼吸方式来配合才能保证在水面漂浮,如果在夜晚或者有一定风浪时,没有较为熟练的游泳技巧是很难求生的。

  李晓稳建议,希望更多人尤其是少年儿童,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到正规游泳培训机构,在专业游泳教练指导下科学训练,逐渐熟悉水性并熟练掌握水中躺平式技巧以及多种泳姿,这不仅是可以强身健体的一项运动,更是可以在特殊环境下为自己带来更多生机的求生技能。

  然而,也有网友表示,泳池里练出来的游泳技能,在野外的意外落水环境中,尤其是山洪来临时能发挥作用吗?

  遭遇复杂水情如何自救?

  如果在游泳池里都做不到应付自如,野外水中自救将会更加困难,尤其是人在紧张时肌肉变得僵硬而更难漂浮在水面。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激流水域救援教官、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水上运动项目水域救援组组长甘玮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无论在任何环境下落水,首先要做的是根据个人掌握的躺平式泳姿保证口鼻露出水面漂浮。

  一、通过头后仰、轻微转头用余光观察所处位置,并有间隔地呼救。切记呼救时要小口呼吸,大口或深呼吸容易造成气道呛水。呼救不宜过于密集,大声呼救后容易缺氧,也因为呼喊时是向外呼气,所以身体会有小幅度下沉。呼喊声越大呼出气体越多,下沉会比较明显,从而造成有呛水的风险;

  二、如果发现水面有漂浮物,只能以手掌摆动去接触漂浮物。在不确定漂浮物的承载力时,不可轻易获取,更不得转身去抓。漂浮物在水面是可随风、浪、水流等因素影响向前飘动的,一旦转身,由身体向水面散发出来的浪或者一圈圈的涟漪都有可能造成漂浮物漂离可控区域。

  如果在野外遇到山洪或者遭遇湍急水流时应该怎么求生呢?

  甘玮有五点建议可供大家参考:

  第一,出行前了解所处区域环境,包括区域外河道上游的气候环境。不只所在区域降雨才会形成山洪,可能在河道上游5公里处,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正在降雨或突然降雨,下游同样也可能会涨水造成险情;

  第二,雨季行走在山区要时刻警惕上游发出的水流声,溪流与洪水冲击河道与河床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洪水初期,往往夹杂着枯柴断木、垃圾与泥沙,声音没有溪流清脆,比较沉闷。这些声音也会因为地质环境的不同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第三,洪水的特点是比较浑浊,岩石河道的洪水虽然较清澈,但是洪水的流速、流量对河岸的冲击都会留下印记,这是判断洪水即将来临时,所处位置与逃生方法的标准。发现险情时,要横向迅速离开河道,跑向左右两岸高地。

  第四,高出水面的坚固钢筋混凝土建筑可以作为暂避地点,但当建筑在河道边、山体旁时也要谨慎。洪水流速快、流量大,水流冲击可以给建筑物带来危险,地基周边随时有被水流冲刷空洞并导致坍塌的风险。所以,在借助建筑躲避时也要观察建筑是否轻微移动、晃动 等状态;

  第五,汛期在有可能发生水灾的区域活动时,要注意携带可供救生用的救生衣、可迅速充气的浮漂等急救物品。开车外出要备救生锤。

  1.新冠康复期的运动要分阶段进行,从低强度活动(散步)开始,以不出现劳累不适为宜,逐渐过度到中等强度(快走),协调技能中等强度(自行车),基线练习(跑步),每个阶段维持至少1周,适应后逐步增加。

  “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全党提出明确要求。

  “终于看到曙光了!”做了几十年旅游的香港旅游从业者阿豪看着香港中环排队坐船赴深圳的人流,开心地说。20年前,阿豪带香港的团去内地就从这里走,疫情三年后,这里再次恢复了人气。

  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应强化师生健康教育,开展症状监测,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及时采取留观等相应措施,不得带病工作和学习。加强教学区域、学生宿舍、公共卫生间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

  2021年,疫情阴霾持续笼罩,一些国家甚至面临产业链“断链”风险。这一年,全国没有出现疫情规模性输入和反弹,GDP同比增长8.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目前该账号处理已生效

刘子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