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计划明年投用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03 14:39:31

  中新网北京2月26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26日从京津冀协同十周年主题宣传活动——“瓣瓣同心向未来”集中采访活动中获悉,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下称副中心站枢纽工程)按计划将在2024年12月底完成结构施工,2025年随京唐城际车站开通等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是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重要支点

  走进副中心站枢纽工程,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京投枢纽公司建设管理部副部长刘新建表示,作为城市副中心重点工程,目前该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正在全面有序推进。截至2023年12月底,主体工程土方完成至90%,结构完成至85%;铁路车站核心区东咽喉铁路隧道结构、西区站房主体结构以及轨道交通M101线车站、枢纽换乘通道、地上二级开发楼座等区域实现封顶,枢纽精装修样板段呈现、4片京帆屋盖钢结构稳步施工推进,主体工程设备安装开始逐步全面铺开。

  该工程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标志性工程,一体化实施范围约61公顷,地下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地上规划建筑规模约139万平方米,呈现出“地下枢纽地上城、上下高度融合”的总体格局。

  据悉,作为城市副中心的交通中心,该工程将集成2条城际铁路、4条城市轨道交通、1条骨干铁路、1条市郊铁路和15条公交接驳线路,成为“轨道上的京津冀”重要支点。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作为落实北京新总规、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首个重点医疗项目,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自2018年12月开诊后,显著提升了城市副中心医疗服务水平,得到了周边地区民众的欢迎和认可。2023年12月22日,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全面开诊,急诊医技楼正式启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医疗保障更加坚实有力。

  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尤红表示,自2018年12月开诊以来,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医疗服务总量逐年递增,门急诊总量超过458.9万人次,出院患者12.9万人次,完成手术量4.5万余例。不仅将市属优质医疗资源送到了通州民众身边,还发挥区域医疗中心辐射作用,推进分级诊疗格局逐步形成,完善城市副中心医疗服务体系。

  据悉,该医院与通州区域内9家二、三级医院及基层卫生机合作建立医联体,与两家医疗机构建立了妇幼及康复专科医联体,构建起了以通州院区为核心,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共同组成的区域医疗服务体系。

  同时,与河北省三河市医院、三河市燕郊福合第一医院,建立了北三县医联体,推动优质资源扩容下沉。消化中心定期派人到福合医院进行指导、出诊;泌尿中心联合相邻区域19家医院建立“京东泌尿外科联盟”,通过举办学术会议、下沉基层指导手术等方式,大幅提升了区域泌尿外科整体的诊疗水平,使更多患者受益。(完)

  <strong>二、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显著提升</strong>

  监测期内,共收集“文化娱乐”类负面信息1297514条,日均162189条。舆情信息量呈上升趋势,在1月26日达到峰值,舆情信息主要与春节档电影相关。

  布展

  自12强赛出局至今,国足已经“消失了”近1年的时间。

  <strong>安全保障</strong>

  “为保障本次班列的顺利开行,我们提前对接联系客户,充分发挥了黄塘站线路长、站场大、货场宽的突出优势,单独规划中欧班列集装箱堆放分区,提前组织集装箱有序统一落地码放。”黄塘站副站长丁达强介绍,着力打造海关、企业、铁路三方信息互通枢纽中心,盯控落实本趟中欧班列的装车运输全过程,全力以赴确保班列开行依照优先装卸、优先挂运、优先交接的运输组织模式,以切实有效的措施和保障激发泉州中欧班列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推动班列开行常态长效。

王泰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