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产业变革中的阵痛

来源: 潇湘晨报
2024-06-29 10:50:32

  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高地,深刻改变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跨国汽车巨头要做的是,“在中国这一全球车企‘健身中心’,更努力、更快速地‘锻炼’自己,以紧跟市场发展趋势”。

  最近,汽车圈很热闹,其中两则新闻虽被证伪,却也引发诸多讨论。

  一则是东风日产位于江苏常州的工厂于6月21日关闭,这是日产在中国首次关闭乘用车工厂。但就是这样一则消息,经自媒体一番演绎后,却成了“日产将撤出中国”的传闻。另一则是广汽埃安与招收的几名应届生解约,被舆论解读为“埃安将大裁员”。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车企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产业结构调整也在加速。对于拥有庞大传统燃油汽车产能的跨国车企来说,陆续关闭闲置或落后工厂,优化和调整产能及资源,不能与撤资或裁员简单划等号。相反,这是企业适应市场竞争、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必然会使落后和低端低效产能逐步退出,先进和高端高效产能不断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当然,在这个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会 有部分传统燃油汽车工厂关停,出现裁员情况。但衡量一个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不能用静止的眼光,不能只看单个企业,而应该有动态思维,拥有更宽的视野。目前包括小米、比亚迪等在内的新能源车企还在扩大产能,就很说明问题。而一些传统燃油汽车工厂在改造成新能源工厂后,也构成了新的就业吸纳能力。比如,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制造基地是由北京现代一厂改造而来的,而东风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的产能脱胎于之前的东风雷诺工厂。相信在未来,类似“油转电”的工厂不会少。

  更要看到,面对气候变暖、电动化与智能化产业变革浪潮,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在需求还在增加。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700万辆,2030年需求将达4500万辆,是2023年的3倍多。此前,宝马集团宣布,对沈阳生产基地增加投资200亿元,以期2026年实现宝马“新世代”车型本土化生产。跨国巨头对中国市场真金白银“投票”,展现的既是企业自信,也是对未来产业的良好预期。

脸上绽放出淳朴又惊喜的笑容。

  据《纽约时报》报道,加州图莱里县警长办公室消息称,当天凌晨约4:00,该地发生一起大规模杀戮事件,造成至少6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母亲和她6个月大的婴儿。

  “年货大集在3车,物美价廉品种多!”在4045次列车“年货大集”车厢内,吆喝声、叫卖声、询价声此起彼伏。给鸡蛋包装、为茄子称重、讲柚子品种……副列车长赵佳月忙前忙后。

  1月15日,全省高速公路车流量约614.85万车次,环比减少10.62%,同比增长2.7%。同比春运历史最高700.92万车次减少12.28%。

  在疫情之后,儿童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仅是儿童青少年,我们也会发现生活在发生变化。在中国的家庭教育理念下,我们以往比较关注认知能力的发展,不太重视非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后者对当代儿童青少年非常重要。”边玉芳认为。<strong><br /></strong>

  他建议,要构建具有古都文化特色的数字文化新业态,立足古都创新文化资源优势,丰富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建设新型数字产业和消费集群,打造集文化、艺术、旅游、体育、休闲、娱乐等丰富多元为一体的消费场景。

林镇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