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探索“临时仲裁” 业界设计配套制度确保落地

来源: 砍柴网
2024-06-07 22:05:08

  中新社海口6月7日电 题:海南探索“临时仲裁” 业界设计配套制度确保落地

  中新社记者 王晓斌

  海南近日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若干规定》(下称《规定》),在临时仲裁等方面对中国现行仲裁制度做出了适度变通和创新。海南省仲裁协会会长刘道俊7日告诉中新社记者,海南业界在临时仲裁理论研究、配套制度设计方面已有积极探索,将充分利用这一高效灵活的仲裁制度解决国际商事纠纷。

  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赋予的自贸港法规制定权,海南制定了《规定》,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规定》在遵循中国仲裁基本制度前提下,对接国际仲裁通行规则,对临时仲裁作了规定。其中明确,在海南自贸港注册的企业之间,海南自贸港注册的企业与国外、港澳台企业之间,以及国外、港澳台企业之间的商事纠纷,可以在海南自贸港进行临时仲裁。

  为最大限度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规定》明确,临时仲裁的当事人可以自行约定仲裁员的人数、自行协 商指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后,当事人可以约定临时仲裁程序适用的仲裁规则,比如适用国际通行仲裁规则或者行业协会、商会制定的相关仲裁规

  刘道俊表示,海南省仲裁协会正在制定出台海南自贸港临时仲裁规则,为国际规则与中国法律作好制度衔接,确保《规定》的创新制度落地见效。

  “海南致力打造服务海南自贸港、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海南国际仲裁院理事会理事长王雪林表示,该院已发布《海南国际仲裁院协助临时仲裁工作规则(试行)》,可为临时仲裁提供仲裁员指定、仲裁秘书、庭审设施等协助服务。

  海南国际仲裁院是海南为适应海南自贸港建设改制设立的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王雪林介绍,2020年至今,该院受理涉外案件159件,标的额17.84亿元人民币,当事人涉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上海市提出,2023年将持续推动“五个中心”功能升级。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2023年上海将强化国际金融中心资源配置能力,深化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加快打造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推进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改革创新。

  居住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西陂村的王奶奶,身体状况较差,行动不便,日常基本在家中度过,连花清瘟片、布洛芬、体温计等物资缺乏,并一直为此事烦恼。为解决特殊群体购买防疫物资难等问题,七都镇纪委书记黄锦昭来到她的家中,送上“防疫健康包”。

  <strong>2022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strong>

  不过,仍有开发商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越秀地产与仁恒置地成为行业内唯二全年销售业绩保持同比增长的企业,增幅分别为8.6%、14.3%。

  三是新动能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效推动新产业快速成长,这些都将为经济运行注入新动能。

  从五联村村委会驱车十来分钟,穿过农田,拐进一片瓦房中狭长的小巷子,就来到刘玉新老人家里。村支书李世群隔三差五赶过来,给刘玉新和附近的老人们科普防疫知识,帮助他们消除对接种疫苗的顾虑。

袁馨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