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感染咳嗽 极端天气难辞其咎

来源: 新闻报刊
2024-06-20 06:51:52

  反复感染咳嗽极端天气难辞其咎

  专家:气道最怕两件事,一怕冷,二怕辣

  春节期间,武汉多家医院呼吸科门诊量有所增长,究其原因,极端天气难辞其咎。去年10月以来,流感、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轮番上阵,不少人反复感染,影响了气道功能的恢复。

  2月21日,记者从武汉市疾控中心获悉,当前武汉市呼吸道疾病仍以流感为主,但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乙流占比超过甲流。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峰已过,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所增加,新冠病毒感染则一直处于低水平散发状态。上述呼吸道疾病主要感染者都是“一小一老”,提示重点人群加强防护。

  35岁女子被娃感染

  从年前咳到年后

  35岁的张女士整个过年期间都在和咳嗽作斗争。“我还以为到了南半球咳嗽就会好了,没想到还是‘药不能停’!”

  1月底,张女士带1岁儿子去了一趟极地海洋世界,回来第三天儿子开始低烧,到医院一查,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做了三天雾化,儿子症状减轻,也没继发细菌感染,张女士还没来得及松口气,自己就出现了鼻塞、咳嗽的症状。

  “这还用查吗,肯定是被娃感染了。”张女士告诉记者,从去年10月开始,她隔三岔五就“中招”,除了没发烧,咳嗽、鼻塞、喉咙痛轮番上阵。由于症状都不算严重,她没去医院查,自己“对症下药”,鼻塞就喷海盐水,咳嗽就吃止咳药。

  根据以往经验,张女士准备这次也这么“对付”过去,而且想着过年要到澳大利亚去度假,说不定一到热带地区病就好了。“医院人多,懒得去。”虽然经常半夜咳醒,张女士还是坚决不就医。

  结果这是张女士做得最错误的决定。从上飞机起张女士就开始咳,还好丈夫为她准备了止咳药,吃过药后就会消停一阵。但南半球的暖风并没有治好张女士的咳嗽。一回国,她就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做了检查。

  经该科主任胡轶诊治,张女士喉咙红肿,但血常规和肺部CT检查都正常。“你这就是‘作’出来的,好在身体底子还算过硬,没有咳成哮喘。”胡轶告诉张女士,她是因为反复感染各种病毒,但是每次又都没有规律用药,导致气道功能一直没有得到修复。“受损的气道不仅要经历武汉的极端气候,还要受南半球的暖风刺激,咳嗽当然好不了。”

  “像张女士这样的情况很典型。”胡轶说,春节期间,呼吸科门诊量较去年有所增长,但症状都不重。

  医院门诊咳嗽患者增多

  成人也会感染“儿童病毒”

  2月21日下午4时,中部战区总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前,不少市民正在候诊,现场不时响起咳嗽声。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屈磊介绍,春节以来,因为咳嗽、咳痰、咽部不适来看病的患者,在该科门诊中约占60%—70%。

  据她分析,最常见的有四类患者,第一类是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主要包括流感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感染,还有细菌、支原体感染等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第二类是过敏性患者,由于过敏引发支气管哮喘;第三类是鼻炎、扁桃体炎患者,因为呼吸道疾病引起咳嗽、咽痛、鼻塞等症状;第四类是感染后咳嗽患者,他们呼吸道感染本身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有的甚至会咳嗽长达两三个月,需要及时干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萍介绍,春节以来,因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来就医的市民,在门诊中占比将近一半。“一些儿科检出率较高的病毒,比如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近期也有不少成人感染。”王萍说,这与市民观念的变化有关,尤其是一些年轻市民,过去出现咳嗽、咽痛等症状,可能在家“扛一扛”就过去了,现在他们更愿意就医排查感染原因。

  流感呈现下降趋势

  乙流占比超过甲流

  武汉市江汉区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胡成华告诉记者,近期,随着我市出现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呼吸道感染疾病就诊人数较春节前有所增多。其中,流感和支原体肺炎感染有回落的趋势。感染流感的患者中,乙流稍微多一些,甲流有所减少。在求诊病例当中,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咽部不适、鼻塞、流涕、肌肉酸痛等。基本上以轻型为主,极少是中型。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月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曾发出健康提示:春节期间,人群大规模流动和聚集容易加速呼吸道疾病传播,加之冬春季节气候变化比较大,专家研判认为,2月我国将继续呈现多种呼吸道疾病交替或共同流行态势。

  气道最怕两件事

  “一小一老”需重点防护

  “气道最怕两件事。一怕冷,二怕辣。”胡轶提醒,近期气候变化剧烈,出门时最好戴围巾以保护气道。气道受损期间,饮食要清淡,不要吃辣以免刺激气道。

  武汉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陈邦华提醒,市民朋友尤其是“一小一老”重点人群可参考以下要点加强防护: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出入人群密集场所,建议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保持充足的睡眠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及时接种疫苗。推荐孕妇、6月龄至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基础病患者等流感高风险人群、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降低罹患流感和发生重症的风险。建议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积极接种新冠、流感、肺炎球菌等疫苗,有效减少感染疾病和发生重症的风险。

  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建议尽量居家休息。症状较重时要及时就诊,同时要注意科学佩戴口罩。

  记者王恺凝 王春岚 杨娟娟 江梦晴 余丹夏 实习生晏阳天

  通讯员马遥遥 覃丽萍 苏兴圣 谷一鸣 张翔 干坤涛

  那么,为何《酉阳杂俎》中会出现“笼上牢丸”和“汤中牢丸”呢?其实,段成式撰《酉阳杂俎》有仿梁元帝“访酉阳之逸典”之意,是将“笼上牢丸”和“汤中牢丸”作为以前有过而现今已不存在的食品而列举出来的。

  从东道主派出的部队规模来看,海叔感觉此次三国联合海上演习的规模未必会超过首届。能够明确的是——从2019年11月的首届“光环”演习,到2023年2月17日至27日预期举行的第二届演习,南非、俄罗斯、中国三国联合演习未来有可能逐渐固定化。

  关于这种“最古老的饺子”,记述上存在若干差异。吐鲁番博物馆的介绍上的说明是:出土的饺子总共是4个,“长约4.7厘米,宽2.4厘米,原材料是小麦,淡黄色,形状与现在的饺子相同”(小菅桂子,1998)。

  郭燕红表示,《第四版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进一步强化关口前移,特别是加强重症预警指标以及早发现、早干预的理念。进一步明确了高危重点人群,在方案当中特别明确对于没有达到重症诊断标准的,比如年龄大于65岁,合并基础疾病,没有全程完成疫苗接种等等,这些患者一旦发生新冠病毒感染,到达中型的类型,也就是到达肺炎,但是没有到达重症的指标,这一类人群可以纳入重症患者范围进行重点管理,这是关口前移。另外特别强调了高危人群生命体征的监测,完善了预警指标。比如特别明确了在静息和活动下氧饱和度的监测,把这些指标纳入预警指标当中,一旦指标有一些波动,把患者纳入重点管理当中,进行关口前移,早发现、早干预。

  为何“笼上牢丸”是蒸饺类的食品而不是肉馒头?这样的推测是有理由的。《饼赋》中是将馒头和牢丸分为不同类别的食品来记述的。束皙将两者分而述之,也许是基于有没有发酵这一点来看的。“牢丸”的皮极薄,是没有经过发酵的缘故。没有发酵过的面团越厚就越硬,口感也越差,将皮做得尽可能薄,是美味的关键。

  受所参与的央视喜剧综艺节目组邀请,许子谅也为春晚写了一个相声本子,以及几个围绕同一主题的小品大纲,但感觉完成得并不好,自己还越写越焦虑了。不同于给其他节目创作,给春晚写起来“感觉好难,即使写出点东西也自觉哪儿都不对”。

吴佩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