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别全交给AI来做主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27 05:46:47

  ■ 视点

  据报道,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342万人,有7个省份首次迎来新高考,考试、命题、招生等方面的变化,让志愿填报难度有所增加。在此背景下,用AI报高考志愿,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跟往年一样,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都会收到AI辅助报考志愿的广告。与此同时,今年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首次推出“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

  毋庸置疑,用AI填报志愿自有其优势。输入高考地区、考试分数、区域位次、兴趣方向等信息,就能生成一张高考志愿信息表,建议的大学、专业和录取概率一应俱全。这不仅省时省力,某种程度上,也能减少因信息差造成的盲目报考。

  其实,若把AI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可以用于了解某个 区域一定分值情况下有哪些专业方向可供选择。其底层原理,跟教育部“阳光志愿”的志愿填报服务,其实是一致的,都是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为考生志愿选择和填报提供参考。

  但如果志愿填报全靠AI,让AI由辅助工具变为做出决策的主体,成为考生的“全权代理”,就未免拿高考志愿填报太不当回事了。

  单从技术角度而言,AI填报志愿的局限性也很明显。AI的决策有赖于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算法的科学性。这其中,任何环节的纰漏都可能使AI的选择“失真”。

  再考虑到高考填报志愿本身就是一个主观决策过程,各种数据分析的结果,最终恐怕抵不过考生兴趣爱好、专业偏好、地域倾向等影响。而这些主观因子,恐怕也很难准确量化并最终体现到AI的决策中。

  总之,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志愿填报,AI工具或可以给考生和家长提供一份参考,但至于到底要去哪上大学、选择什么专业,需要在兴趣、专业前景、自我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综合考虑,绝非AI可以做主。

  <strong>抓住契机推进改革</strong>

  但在高光之后,大幕再次开启后的候场时间才是真正的修行。

  五指山市融媒体中心

  浙江省杭州市纪委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今年通过“室组地”协作,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办理了市南郊监狱原四级警长殷强案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派驻机构问题线索处置从‘无处着手’到‘查实成案’的比例越来越高。”该室工作人员吴继宾说。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2月31日电 据科学技术部官网消息,2022年12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以视频形式召开。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表示,该校已累计为21个阿拉伯国家培养国际学生超过8000人,每年有超过800位阿拉伯国家的教师、学生以及社会人士在北语开展学习研修,与沙特苏欧德国王大学、努拉公主大学共建中文系、开展商务汉语专科学位项目。

钟佩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