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荣宏君:牡丹真正进入诗词作品是从唐朝开始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24-06-28 09:31:41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历来颇受众人喜爱,那么,它是何时进入文化艺术史的?历史上,众多牡丹绘画名家留下了哪些珍贵的艺术作品?

  记者从主办方获悉,20日,在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知名作家荣宏君携新作《翰墨天香:牡丹文化两千年》亮相,深入剖析了牡丹文化、中国艺术史等相关内容,并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据悉,《翰墨天香:牡丹文化两千年》以牡丹为线索,以中国艺术史上十位杰出的艺术家及他们与牡丹相关的代表性作品为主线,讲述了这些作品在流传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深入剖析牡丹在书画、诗歌、食品、茶饮、药用等领域的文化内涵,探究牡丹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

  该书责任编辑表示,荣宏君历经多年的沉淀和积累,深入研究牡丹文化,搜集历代牡丹著作,走访各大名园,采访栽培专家,对古老牡丹的品种和前世今生 有着全面的认识,这本书就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

  活动现场,荣宏君讲述了牡丹文化史,从牡丹的起源、发展,到其在历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再到现代人对牡丹文化的传承等等。

  荣宏君说:“我第四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就是讲‘翰墨天香’,就是这本书的内容。我当时就有一个愿望,想梳理一下关于中国牡丹的发展脉络。”

  他表示,牡丹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如书画、诗词、戏曲,甚至民俗、建筑,可以说无一不包,“我就想到了还是以我擅长的中国艺术史研究作为一条主线,讲牡丹文化,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顾恺之的绘画直到著名收藏家张伯驹收尾。”

  当被问及“牡丹如何从自然植物逐步升华为文艺作品中的重要元素”,荣宏君说,顾恺之的绘画《洛神赋图》,是牡丹进入艺术史最早的起点,“牡丹真正进入诗词作品,尤其是作为中国的一个文化现象,甚至作为历史兴衰的见证,应该是从唐朝开始。”(完)

  2022年3月3日,中央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中央主要负责同志召开“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动员会。各民主党派认真部署开展政治交接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学习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时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热潮,巩固拓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关于多党合作的重要论述,团结引领各级组织及广大成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主题教育扎实深入,取得积极成效。

  2022年12月7日,随着“新十条”的发布,疫情防控政策开始调整。上海市医疗系统开始应对一轮就诊高峰,急诊室成为迎战病毒的最前线。

  对校级科研机构进行“优化”可以有,但还应做好“活化”工作。一则,高校需从源头上做好把关审核工作,加强管理,必要时可以适当增加投入,确保校级科研机构有“源头活水”。二则,校级科研机构的设立要多些长远眼光,要聚集多方资源、集中科研力量,突破传统学科学院等的束缚,避免人力、物力和科研资源的隐性浪费。三则,在“淘汰后进”的基础上,要注重“挖掘先进”,对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中有潜力的校级科研机构要做好帮助扶持工作。四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部分科研机构可以尝试以“整合”代替淘汰,探索将科研机构合并或并入其他科研机构,让其继续发挥作用。

  使用碘化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5日电 据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官方微信1月5日消息,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发言人就韩国国会副议长郑宇泽等窜访中国台湾地区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

  其中公布的“网络裸聊敲诈”典型案例,其犯罪团伙涉及犯罪嫌疑人之多,内部分工之细致,犯罪危害之大,让人触目惊心。

黄世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