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设计如何跨界数字艺术?业者共聚探讨前沿发展

来源: 房天下
2024-06-29 18:00:17

  中新网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生物设计是什么?如何与人工智能结合?跨界数字艺术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一场跨界科技、艺术和商业的论坛日前在京举行,为艺术相关业者和创作者提供了一次拓展想象力的前沿分享。

  国际知名数字艺术家、美国新州罗格斯大学终身正教授谭力勤应邀在北京服装学院作演讲,深入探讨了生物设计的核心概念 、形态、分类及其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他指出,生物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可以从大自然学习,创造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通过在生物设计专业的学习,业者将重新定义能源、水、空气、废物和材料在设计中的使用。

  谭力勤将生物设计定义为一门融合了生物学、设计学和艺术学等的跨学科艺术创作与设计学科,并探讨了合成生物设计和量子生物学等新兴领域对未来的影响,同时展示了许多国内外的生物设计作品,如北京服装学院学生的《液态盔甲》。同时,他强调中国亟须在全球产生深远影响的未来学家,并希望北服学子能够承担这一责任。

  谈到数字艺术展览如何链接新世代新消费体验,数字艺术中国创始人王泊乔作为策展人参与的京东方苏州湾数字艺术馆,现已成为行业数字艺术公共服务场馆的标杆之一,不仅给博物馆、美术馆等有了形式创新的启发,同时将媒介变迁带来的艺术发展史,通过数字技术巧妙浓缩在“灵境数字艺术展”的有限空间,展示科技与艺术融合之美的无限可能。

  芒果美术馆在湖南扮演着潮流艺术的重要角色,尤其吸引年轻观众。该馆馆长邱天强调,美术馆不仅展示艺术作品,更通过引入VR、AI等新技术以及与其他文化机构合作,为观众提供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的展览体验,“美术馆的使命在于引导年轻人的审美,避免低俗,沉淀真正的美感,打造真实的艺术消费场景”。

  teamLab是国际知名数字艺术团队,其在北京的 teamLab无相艺术空间目前是亚洲最大的沉浸式艺术空间。副总经理杨文婷介绍,该空间自2022年开业以来,20至30岁的观众年龄段持续增多;今年还单独开辟了约500平方米的Cube空间,为中央美院学生提供毕业作品展示场所,“通过这一合作,我们不仅为年轻艺术家提供了展示平台和发展机会,还推动了数字艺术的普及和教育,促进艺术与社会的深度融合”。

  据悉,此次论坛由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和数字艺术中国共同主办。(完)

来不及看你的脸庞

  千门万户守岁合安,“团圆”都是春晚不变的旋律。兔年春晚,电视荧屏、网络云端,从大江南北到海峡两岸,从中国网友到海外表演者、中华文化洋粉丝,舞台与家国天下同心共鸣,春晚链接了天涯共此时。

  同时,大量工商资本进入和市场,竞争加剧,推动黄山市民宿往集聚化和集群化走向。“环山环湖沿河傍景区”、“进城进镇进村进街区”的布局初见端倪。黟县宏村、西递,屯溪区黎阳、老街,歙县古城、沿新安江等一批民宿呈现出空间集聚和集群化发展。

  由于走的是薄利多销的销售线路,所以,尽管疫情阴霾笼罩,但这3年来,沈燕的订单只在部分节点受到影响,每年的订单量整体都是增加的,“需求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延后了。去年年初时,接订单是比较困难的,但到了去年的三、四季度,我的订单量逐步回升到正常水平,全年同比还提升了17%左右。”她说。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2/0/12123166937671281456.gif" alt="" />

  相较于董琪琪清一色的蔬果搭配,胡玉洁的“菜园子”显得更为丰富,间空种有白兰、茉莉、金桂等各季花卉,依次盛开的草木成为季节轮转的风向标,让胡玉洁在钢筋水泥铸成的城市中,也能轻易触摸到“森林”。

蔡家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