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团队研制高精度偏振相机 “穿云透雾”视无止境

来源: 安徽网
2024-06-29 14:27:42

  中新网合肥6月28日电 (张俊 宁珊)记者28日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获悉,由该院团队研制的高精度偏振相机克服了偏振成像领域众多技术难点,实现了小型化和集成化,其“穿云透雾”的特点在众多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偏振成像是一种新型的光电计算成像技术,能够获取光的强度、光谱和偏振信息。与传统相机相比,偏振相机多获取了一维偏振信息,大大拓展了人类对于目标的探测识别能力。

  “偏振成像技术主要功能是实现穿云透雾,就是透玻璃、车膜以及凸显目标。”高精度偏振相机团队负责人徐少罕介绍,在高温、强光、浓烟、粉尘、水下等强散射复杂环境下,传统光电清晰透视成像能力受到严重制约,而高精度偏振相机拓展了视觉信息维度,为复杂场景下的透视成像提供新手段。

  据了解,该团队自2004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偏振成像相关技术研究,2018年,团队创业并成立公司,致力于偏振成像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经过持续攻关,团队突破了小型化共孔径多偏振态同时成像关键技术、多靶面多自由度高精装配定标与集成技术等。研制的水下偏振相机、偏振超动态相机、炉内偏振相机等产品,在冶金、电网和石油等行业进行了应用推广。

  “我们相机目前已经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关键器件类似里面的偏振分光元件也实现了国产化。”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博士后胡运优表示,该项技术突破了传统偏振相机在体积和成本上的限制,使相机可以进行小型化、集成化,大幅降低了成本,拓展了应用场景。记者了解到,最初的实验装置体积庞大,如今已能将偏振相机缩小至手掌大小。

  目前,高精度偏振相机已在多个领域展开应用:在国家电网特高压电塔上,透雾偏振相机完成了为期6个月的效果性能测试,有效解决了山间雾气导致电塔间线缆无法观测的问题;在首钢京唐基地,偏振超动态相机能对铁水罐进行实时清晰成像,检测罐体内衬异常,降低人工观测检查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在中国石油辽河油田,水下偏振相机可在浑浊水体中对油井管壁进行观测,无需换水即可完成全井深测量,大幅降低检测成本……

  “未来我们还可以将偏振相机应用到车载,如现在的无人驾驶等方面 。”胡运优表示,团队正在研究超表面技术,将偏振探测和信息处理集成到芯片上,进一步实现小型化、低成本化。

  据介绍,该偏振视觉感知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汇聚了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的众多青年研究人员。徐少罕表示,未来团队将继续拓展偏振成像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典型应用和示范推广。(完)

  关于整个体检市场,美年健康曾在2022年5月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谈及,2020年疫情后,整个体检市场稳健提升,公立医院和其他机构的业务量等都呈现上升趋势。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健康检查人次为4.31亿,全国体检行业渗透率为31%左右。从健康体检总量来看,体检人次由2009年的2.3亿增长至2020年的4.31亿,年复合增长率5.37%。

  提起院坝会的作用,来凤街道鹿河村村民刘家德感触尤深。以前,村里的入户路没硬化,运输蔬菜水果不方便。趁着开“三级院坝会”,区里交通部门来了人,刘家德提出了诉求。“一开始,也不知道能不能成。”让刘家德没想到的是,“4个月后,一条1200米的硬化路通到了家门口。现在,路通了,钱包也鼓了!”

  不过,据刘通介绍,部分蔬菜的价格上涨是阶段性上涨,比如圆茄,前期由于低温阴雨天气的影响,价格出现了上涨,但是在产地气温回升以后,价格又出现了回落。因此,进入农历腊月以后,蔬菜价格上涨是北京地区蔬菜价格季节性波动的正常反映。

  穿着西装、打上领带的刘元杰,坐在会场中间,眼神专注,成熟稳重。这样的新疆尉犁县政协委员形象,跟网友熟知的“背景太假哥”有着很大差异。

  <strong>陶黎纳:</strong>只有明确对疫苗成分严重过敏者不能接种。如果处于某些疾病发作期,一般不建议接种,但绝不是禁止接种,不建议的原因只是万一接种疫苗后疾病进展,很可能被误以为是疫苗引起的。

  婚后,向海叶与丈夫在广东东莞打拼数年,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之后,他们开始陆陆续续地捐款资助白血病患者,“之前都是在轻松筹、爱心筹等互联网平台上捐助,我会专门搜索白血病患者的求助信息,一方面尽己所能地捐出手头上的闲钱,另一方面会主动地留言鼓励他们,‘白血病是可以通过骨髓移植治好的,千万不要轻易放弃!’”

吴佩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