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倡建“儿童友好城市”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03 15:58:59

  中新社郑州6月1日电 题:中国多地倡建“儿童友好城市”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河南郑州上线儿童友好电子地图、新投放近6000辆共享亲子车,为广大儿童送上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这是该市推动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的举措之一。

  中国儿童数 量庞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中国0岁至14岁人口为2.5亿。

  如今,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正在中国多地推进。

  《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到2035年,预计全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超过50%,100个左右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

  当下,中国多地已尝试将城市建设与社会治理引入“儿童视角”,聆听“童心声”,为城市增添“孩子气”。

  譬如,广东深圳、湖南长沙培育组建“儿童观察团”,推动儿童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河南许昌一批“小小食品安全宣传员”上岗,到学校食堂查验饭菜温度和餐盘洁净度;湖北武汉将拥堵、磨损的马路美化为颜色醒目、充满童趣、秩序井然的“安全线”,打造“最美上学路”。

  此外,许多城市公共场所的儿童洗手台、儿童垃圾桶、亲子卫生间等儿童友好设施也越来越多,儿童友好理念正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惠及更多儿童。

  2022年,郑州入选首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如今,该市新建或改造儿童友好公园22个,备受欢迎。公园里不仅有沙坑、滑梯、秋千等玩乐设施,还配套草坪绿地、亲子卫生间、儿童指示牌等,一到周末节假日,分外热闹。

  “我们小区附近的儿童游戏角很受欢迎,孩子在这里玩耍,家长们交流‘育儿经’。”郑州市民张茜认为,专为儿童设计的游憩空间能大大提升生活幸福感。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志远认为,营造儿童友好城市空间,有助于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他建议,儿童友好城市的规划设计应全年龄覆盖,充分满足儿童成长需求,并尽可能提升儿童参与度,完善儿童友好空间和设施的规划建设标准。

  也有专家指出,儿童是城市的小主人,除了在硬件上支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更需社会公众尊重儿童、关心儿童、爱护儿童,为儿童成长营造健康、安全的环境。(完)

  在春晚的舞台上,束焕作为编剧一直是与蔡明合作的,从2009年到2019年。在2013年的春晚小品《想跳就跳》中,束焕为蔡明写了一个“毒舌”人设。“我们想塑造一个尖酸刻薄的老太太形象,但其实又特别有正义感,不双标,对谁都一样‘横’,挺可爱。其实我们当时一直没有想到‘毒舌’这个词,是在那天春晚直播之后,我们发现评论区都说这是‘毒舌’,我觉得挺好。”

  马季是把相声从舞台推向电视的关键人物。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业已成名,当80年代电视在中国普及开来时,他便思考把相声由听觉艺术改造为视觉艺术。1984年春晚上大放异彩的《一个推销员》,便是他尝试的成果。人们后来习惯叫这个作品为《宇宙牌香烟》。

  按常识推测,由于干燥,发现时的饺子大小比制作时应有若干收缩,这样的话,这种饺子要比现在的饺子小了一圈。而水饺通常要比蒸饺小一些,因此出土的饺子为水饺的可能性更大。

  其实,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举办期间,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当地时间1月18日在苏黎世的会晤,透露了很多信息。

  束焕认为脱口秀和新喜剧对春晚是有加持的。“早先我也想在春晚舞台上来一些颠覆,但后来发现春晚还是有自身一些特定的创作规律,要是直接把新喜剧的优秀作品搬到春晚舞台上,也会很奇怪。所以我们会借鉴新喜剧的长处,糅到春晚的作品里。”

  还有更有趣的。同样是饺子,在《随园食单》中另外有“颠不棱即肉饺也”一项。袁枚去广东时,写下了“吃官镇台颠不棱,甚佳”(品尝过颠不棱,味道很好),当时广东的饺子是用英语的读法dumpling来称呼的。

刘玮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