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体器官捐献数达1155例 救治逾3300位器官衰竭患者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01 18:53:11

  中新网上海3月1日电(记者陈静)今天(3月1日),是上海市第22个遗体(器官、角膜)捐献纪念日。上海市红十字会披露:截至目前,全上海遗体(角膜)捐献登记累计近7万人,捐献实现累计1.7万例。人体器官捐献登记人数已突破13万人,累计实现人体器官捐献1155例,使3300余位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办公室主任陈国庆是一名元老级协调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认为:“没有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就没有生命的重生”,但目前中国国内器官移植供需存在较大缺口。

  据了解 ,2023年全国共有约16万名器官衰竭患者等待移植,同期开展器官移植手术近2.4万例,供需比例约为1:6.7。

  据陈国庆介绍,协调员是重要的“生命摆渡人”,他们每天面对死亡,面对家属,连起生命的两端。他呼呼全社会对器官捐献多点理解、多点包容、多点宣传,期待更多人能够认识接纳捐献的理念,传播生命的向阳、向善、向爱的希望。

  既是器官捐献移植受益者,又是器官捐献者家属的谭先生分享了他的故事。彼时的他还很健康,当家人决定要器官捐献时,他犹豫过,彷徨过,但最后他做出了抉择,一边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一边默默支持家人完成捐献。几年后,他成为一位每周需要进行三次血透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人生状态只有五个字:期望和等待。现在,当自己和那些病友因为捐献而重获新生,谭先生深感捐献者是无私和伟大的。

  当日,他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的行列中来,每一次捐献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拯救,每一次捐献都能让更多的人重获新生,每一次捐献都能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

  1982年,上海率先在全国开展了遗体捐献工作。2001年,上海率先颁布实施有关“遗体捐献”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遗体捐献条例》正式实施;在中国率先建立了上海市遗体捐献者纪念园、确立了“遗体捐献纪念日”、开设了“红十字遗体捐献网上纪念馆”等。2010年,上海作为全国11个首批试点省市之一,开始筹划器官捐献工作。2012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上海市红十字会正式联合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2013年上海诞生了第一例捐献者,至2022年捐献者人数突破1000例。

  据了解,近几年,每年的捐献已能满足医学院校教学科研需求,捐献者的高尚行为为人类医学科学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奠基石。

  当日,为期一月的以“生命在奉献中延续”为主题的遗体(器官、角膜)捐献缅怀活动在上海福寿园拉开帷幕。上海福寿园向上海市红十字会捐赠五万元“博爱基金”。(完)

  心中的秘密,我怕你知道,又怕你不知道,更怕你知道却装作不知道。我不说,你也不说,既远又近,若即若离。这种自然的爱恋流露,过了青春期就再也不会有了。正因为男女双方相爱时都不考虑家庭、财富、地位等社会因素,所以初恋的成功率很低,往往以悲剧收场。

  据报道,达美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飞机在当日晚间8点45分左右暂停起飞,因为当时空中交通管制员注意到另一架美国航空公司的飞机正在跑道上。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初步分析显示,达美航空的这架飞机停下时所处的地方,距离美国航空的客机此前的位置约300米。

  <strong>安徽马鞍山市帮扶退捕渔民发展水产——</strong>

  钱从何处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欧洲专利局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在科技创新和专利申请方面势头强劲,尤其在新能源、数字技术等关键领域,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集聚地。日本《经济新闻》评论指出,中国战略性地投入人力和资金,朝着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稳步迈进。

<strong>办案规模持续扩大</strong>

袁裕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