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文学相逢论坛在法国巴黎举办

来源: 齐鲁晚报网
2024-06-30 12:12:39

  中新网巴黎6月28日电 当地时间6月26日,中法文学相逢论坛在位于巴黎的法国国家图书中心举办。

  中法文学相逢论坛旨在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由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和法国国家图书中心主办。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施战军、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主席徐波、法国国家图书中心总干事帕斯卡·佩罗、法国文化部文化事务督察员凯瑟琳·鲁丽杰、法国巴黎图书节主席文森特·蒙塔涅等中法嘉宾出席。中国作家毕飞宇、刘震云、贾平凹、刘慈欣和法国作家菲利普·弗雷斯特向论坛视频致辞。

  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主任张洪斌在致辞中表示,中法两国文明交流互鉴由来已久。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欧亚大陆两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千古文脉一华章。文学作品里沉淀的是民族的文化、思想和精神,让中法文脉紧密相连,搭建起东西方交流的心灵之桥。

  论坛期间,中法两国作家进行了两场圆桌讨论。首场对话的议题是“人的处境与文学表达”,法国女作家斯蒂芬妮·勒·贝尔、中国作家梁鸿、作家张清华参加,法国跨文化管理与沟通学院教授、翻译家帕斯卡尔·埃尔巴兹主持;第二场对话的议题是“新科技时代,文学何为”,法国作家尼古拉·易杰、中国科幻作家韩松参加,巴黎太平洋通出版社创始人、社长朱人来主持。

  徐波表示,中法都是文化大国,文学更是两国共有的国家“禀赋”,在两国人民相逢、相知与相爱中发挥着情感沟通的桥梁作用。值此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之际,举办文学相 逢论坛,不仅有助于两国公众更好地了解彼此国家的文学传统,也有利于双方增进对社会现实的客观了解,从而为中法关系创造更好的民意和社会氛围

  施战军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中法两国都有丰富的文学遗产,两国文学界相互关注,相互欣赏。法国是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最多的国家之一,2013年以来中国也成为法语书海外版权售出的第一大合作伙伴。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论坛的举办是对两国文学交流、文明互鉴的一种“深情打量”和“诗意定格”,蕴含着对两国文学交往与情谊的回溯、思考、遐想和期许。他表示希望中法作家间的此类“文学相逢”要经常进行。(完)

  <strong>参考消息网1月15日报道</strong> 据拉美社1月13日报道,安哥拉和中国政府代表13日举行了双边磋商会议,会议由安哥拉外交部长安东尼奥和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主持。

  作为亚洲首间国际级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走入M+,旅客可随时与艺术相遇,目前万众期待的首个特展“草间弥生:一九四五至今”正在博物馆内举行,这是日本著名艺术家草间弥生在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举行的最大型回顾展,展出逾200件涵盖各个媒介的展品。展期至2023年5月14日。

  五年来,青海省预计经济总量突破3500亿元;总财力突破250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万亿元;高速公路突破4000公里,所有市州和三分之二的县通了高速公路,基本形成了东部成网、西部便捷、青南畅通、省际连通的路网布局;格库、格敦铁路建成通车,西成铁路全线开工;玛沁、祁连机场建成通航,玉树机场完成改扩建,形成“一主六辅”民用机场格局……

  杜南忠表示,越南是中国的第六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在东盟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一直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经贸合作非常密切。RCEP自2022年1月生效实施以来,越南榴莲、燕窝等农产品相继获得中国新增检疫准入,从广西进入中国市场,双方农产品贸易合作空间不断拓宽。

  “基于这一平台,求职者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招聘进度,主动性更强、体验感更好。用工企业也能及时掌握岗位实时招聘进度,方便及时调整相关情况。”刘新建说,这里还打通了劳务经纪人、校企合作等平台,形成人人推荐的全民经纪人模式,实现职业院校专业对接以及与传统劳务公司、新型招聘网站、微信社群的链接;并制作岗位“标签体系”“用工画像”,在岗位发布后可智能匹配职位和简历标签,确保求职者快速找到工作。

  “我们还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专业机构提供集就业创业指导、职业能力测评、零工岗位推荐、职业技能培训等于一体的一站式就业服务。”余晓新说,这种政府搭台、协会培训、机构招聘的公共就业服务新模式,实现了招聘、培训雇佣关系常态化。

杜鸿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