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制作歌剧《原野》首演 拓展高校歌剧创演空间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6-17 19:21:48

  中新网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 应妮)作为中国音乐学院庆祝建校60周年的首推大剧,歌剧《原野》14日晚在中央歌剧院剧场首演。新版由中国音乐学院出品、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实践中心统筹监制,全新制作设计使这一中国歌剧史上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再焕光芒。

  歌剧《原野》由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金湘作曲,作为首部代表中国歌剧走出国门的作品,多年来久演不衰。本次中国音乐学院制作版本由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指挥家李心草担任艺术总监及指挥,中国音乐学院表演教研室主任、声乐歌剧系教授陈蔚担任导演,中 国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演奏,汇集业内一线艺术家及校友资源,力求以一部具有当代审美与国际面貌的作品致敬经典,展现中国音乐学院的艺术特色。

  据介绍,主创团队以曹禺先生的话剧原著和歌剧文本为基础进行创作设计,严格按照作曲家金湘的钢琴谱和总谱进行演员音乐作业和乐队排练,完整呈现音乐规模,使观众既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中国歌剧经典,又能从中品味出具有时代眼光的新意。从宏大的舞美设计到精致的人物造型,再到演员们的精湛演技和深情演唱,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制作团队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匠心独运。

  演出团队主要由中国音乐学院教师、杰出校友、优秀学生组成,特邀业内顶尖艺术家重磅加盟。首演由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校友、男中音歌唱家、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演员高鹏,中国音乐学院校友、女高音歌唱家、中央歌剧院一级演员尤泓斐,中国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男高音歌唱家、一级演员薛皓垠,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女中音歌唱家郝苗,男低音歌唱家、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赵明,男高音歌唱家、中央歌剧院一级演员李想联袂呈现。同时,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本科学生组成合唱团参与到表演之中,为本场演出贡献新声。

  依托此次创排,中国音乐学院摸索开创了一条尊重高校育人特点、尊重剧目排演机制、尊重歌剧创作规律的高校歌剧创演新路径。将歌剧创演与教学环节紧密结合,联动整个教学环节,先以教学版积累排演经验,后筛选优异学子进入正式剧组,通过“大手拉小手”的培养模式与艺术家们共同学习进步。此举搭建了讲台和舞台之间的桥梁,以专业化的排演模式搭建了中国歌剧梯队化人才培养的平台,为学生的就业及专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不仅激发了师生对歌剧的热情,更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尝试,开启了高校歌剧创演新篇章。(完)

  63岁钟彩贵是古木村的村民,他的家与村卫生室相隔不到100米。去年12月的一个夜晚,钟彩贵的母亲出现发烧、呼吸困难等症状,他立刻赶到村卫生室,将张唐象带到家中进行急救。“幸好他还在坐诊。”钟彩贵表示,他的母亲今年已经91岁,若当时没有得到及时救助,他可能已经失去了母亲。

  同样在节前大批量上市的还有芹菜。当日,种植户邢建波家的芹菜大棚里码放着刚刚收割的芹菜,水灵鲜嫩,泛着亮光,另一边尚未收割的芹菜绿意葱茏。他们正忙着剪根、打捆、包装……一派繁忙景象。

  2月5日,刘沙执棒中央民族乐团,携手诸民乐名家,以一台近现代中国作品,为观众送上元宵节的祝福。这场音乐会中,有王丹红《五彩的窑洞》、程大兆《陕北四章》书写的陕北风情,有赵聪《福吉天长》中趣味十足的东北画面,有元宵灯会应景的花鼓灯大锣鼓《花伞与兰花》,还有王建民《阳光·大地》中描绘的阳光普照大地、神州一片欢腾的盛世华景。

  1月13日18时26分,土耳其航空TK026航班从伊斯坦布尔飞抵浦东机场,这也是1月8日国际客运航班相关调控措施优化后,浦东机场恢复的首条因疫情原因暂停的外航国际客运航线。该航线恢复后,将每周运行2班。

  “以前每次吃到甜梦园的烧鸡翼,都觉得味道‘好正’!上次回到台山,特意和朋友去重温一下,吃进嘴里的,却是另一种风味。”近日,现居美国纽约的“80后”伍先生告诉记者,随着年龄及阅历的增长,他觉得幸福的味道,不只局限于烧鸡翼所带来的那种甜蜜。

  话剧《玩偶之家》是挪威文学巨匠易卜生最著名的代表作。2014年为纪念该剧中国首演100年,国家大剧院制作推出首部小剧场话剧《玩偶之家》。著名导演任鸣忠实于易卜生原作文本,通过张弛有度的舞台调度、富有时代气息的精致舞美、有条不紊的整体节奏,以现代观众更容易接受的台词层层推进剧情,让观众与主人公“呼吸与共”,始终关注着人物的处境与抉择。2月2日至9日,国家大剧院制作话剧《玩偶之家》将经典重现。

陈美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