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报道座谈会举行 专家学者建言以文化人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08 21:18:50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张素)“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在今天要有新的理解和认识,也要有新的尝试和探索。”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宫长为6日在北京说,推出“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报道、出版《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新书,实现媒体与学者、出版的结合,是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作出的有益尝试。

  2023年9月,四川日报全媒体策划推出“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系列融媒报道。该报道计划在两年里采访国内外100位来自哲学、社会科学、历史学、语言文学、艺术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从业实践和精神力量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篇章。

  记者从6日在北京举行的“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报道座谈会上获悉,该报道自2023年9月15日刊发第一期以来,已经推出36期,王巍、邢广程、李敬泽、吴为山、韩子勇、单霁翔等36位名家受访,谈论文化传承发展之道。

  “采访对象包括历史、文学、音乐等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维度,的确是从不同的视野观察解读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黄楚新说。

  本次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为下一步报道工作建言献策。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谢星文着眼于“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潜心挖掘者”,提出要加强对于名家的采访、知识的留存。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是人工智能时代文化传承发展的数据资源。”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在会上表示,综观目前全球的大模型,文化传承发展数据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训练大模型需要核心的数据资源,而“百人谈”报道会给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应用提供很好的数据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建武建议对报道的整体文本继续开发,特别是“对观点和方法论的提炼”。他说,要从发展的角度、比较的角度去看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推动人们思考如何发展文化。

  活动现场,《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第一辑新书首发暨捐赠活动同步举行,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向四川日报社社长陈岚颁发了入藏证书。据介绍,该书集结了“百人谈”报道首批成果,集中展示了20位文化名家亲身参与、亲身见证文化传承发展的行动成果和智慧 结晶。(完)

  辞旧迎新,梅柳待春。在中国,百节年为首,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贴窗花,放烟火,喜气洋洋挂灯笼,听过世界南腔北调,抵不过一声乡音“回来就好”,忙忙碌碌一年终于回到父母身边,让我们再做回“孩子”吧,在外的游子洗去归途一身尘,家人团聚,畅聊浓浓思乡情……围炉煮茶,灯火可亲,走过四季无恙,感恩岁月温良。

  路透社援引一名目击者说法称,示威活动一开始是和平的,后来突然升级,一些抗议者投掷烟花和石块,并用锤子砸碎建筑物的窗户。路透社还提到,随着警察对示威者采取行动,暴力事件迅速平息,没有人受伤。福克斯新闻网称,示威者还点燃了一辆警车。

  票房将继续走高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3/36/7786837694896702008.jpg" alt="" />

  今年除夕,赖丽华在酒店自助餐厅吃了年夜饭,这里客人满满、颇为热闹,她喜欢这种氛围,客人越多她越有成就感。

折射出时光荏苒

刘菁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