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津贴怎么领?

来源: 凤凰网
2024-06-09 10:04:58

  文/华卓玛

  2023年12月中旬以来,多地开启低温“速冻”模式,低温津贴落实问题再次引发关注。

  低温津贴谁能领、怎么领?长期在低温环境下工作会导致哪些疾病?低温津贴推行还存在哪些难点?

  据国家标准《低温作业分级》,工作环境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摄氏度的作业环境,属于低温作业环境。

  长期在寒冷天气下工作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叶贤伟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介绍,冷刺激使气道收缩、引起气道上皮损伤,可诱发或加重哮喘、慢阻肺;低温下病毒等致病体生存时间更长,易致呼吸道感染;低温可导致外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慢,心脑病变增加。同时,长期在低温环境下工作,如果未做好保暖措施,还会对皮肤、关节等造成损伤。

  2013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修订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冻伤”列为新增的职业病之一。2015年修订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低温”列为新增的职业病危害物理因素之一。

  今年入冬以来,北方多地气温降至5摄氏度以下。多位专家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称,在此情况下确有必要发放低温津贴。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我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于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在此情况下,用人单位应该为包括外卖员、快递员、环卫工人等长时间在户外工作的群体发放低温津贴,以保障户外工作者的权益。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工伤保险专业委员会专家时福茂也说,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要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和适合工作的环境,如有必需的高温、低温、有毒有害的工作环境,且无法改善,就必须要有特殊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制定专项标准,给予在低温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津贴。

  低温津贴如 何解决落

  低温津贴谁能领?怎么领?

  按照2004年施行的《最低工资规定》,在低温的劳动环境下,用人单位应支付低温津贴。多个北方省市曾发布相关政策,明确当地低温补贴标准。

  例如,2021年,哈尔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哈尔滨市寒冷季节室外劳动保护规定》,明确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期间,为室外劳动者每月最低发放200元的低温津贴。

  同年,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全省高温和低温津贴标准》,规定用人单位安排与之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从事低温户外作业,且连续作业4小时以上(含4小时)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低温津贴,低温津贴标准为每月200元,发放时间3个月。

  不过,低温津贴推行仍然存在难点。王鹏认为,难点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低温津贴的发放标准和具体实施办法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目前国家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导致各地执行力度不一;

  其次,一些用人单位对低温津贴的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发放低温津贴的意识和动力;

  再次,户外工作者的流动性较大,管理和统计难度较大,也影响了低温津贴的推行。

  在时福茂看来,低温津贴应该纳入正在制定的劳动基准法中,以立法的形式保障劳动者享受到应有的补贴,这样也可引导用人单位规范发放。

  (十六)鼓励青少年交流交往。支持闽台各领域各行业青年团体建立常态化交流渠道。加强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平台建设,助力台湾青年来闽追梦、筑梦、圆梦。支持闽台两地中小学校加强校际交流,开展棒垒球等青少年特色体育项目合作。利用新媒体、流行文化、互联网广泛开展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交流活动,不断扩大闽台青年共同“朋友圈”和“事业圈”。

  从1974年进入兰州市歌舞团,至2020年卸任兰州大剧院院长,苏孝林从艺近46年,历经演员、男高音歌唱家,艺术院团院长、企业高管、高校院长等多重身份转变。

  答:“退费难”“卷款跑路”是人民群众最为痛心疾首的商家无良行为,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拒不执行校外培训收费价格、收费行为、预收费管理等有关规定,违规收取大额预收费导致“卷款跑路”风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依法予以防范治理。此前,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已出台有关政策,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收取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的费用,学科类培训收取费用不得超过政府指导价限额标准,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办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相关部门有关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退还所收费用后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收学员、吊销许可证件。

  张桥是哲学博士、教授,先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求学,回国后成为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后来由高校转入政坛,现任苏州市副市长。

  《办法》提出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总体要求。规定适用对象为面向社会招收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违法开展校外培训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要求校外培训行政处罚应当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引导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共同抵制校外培训违法行为,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其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2022年5月以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猴痘疫情。多国疫情显示,猴痘已发生人际传播,并广泛传播到非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病死率约为0.1%。2022年9月我国报告首例猴痘输入病例,2023年6月开始出现本土猴痘疫情,目前全国20多个省份先后报告猴痘病例,引发新增本土续发疫情和隐匿传播。

黄易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