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需要历史眼光

来源: 半月谈
2024-07-10 15:12:24

  读懂中国需要历史眼光(学术随笔)

  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指出:“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提供了科学方法,为用历史眼光读懂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指明了努力方向。

  研究世界中国学,重在不断深化对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以全球视野形成对中华文明和中国道路的整体性观照,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丰富发展,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历史是现实的源头,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用历史眼光认识和理解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的关系,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理解中华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这无疑是深化和拓展世界中国学研究的重要路径。

  深化世界中国学研究,一项重要任务在于增进国际社会对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了解,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研究范式和学理支撑。研究和认识中国,历史和现实都要看。因为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一脉相承、不可割裂,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正确认识中国就无从谈起。这种整体的、历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于深化世界中国学研究是十分紧要的,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但又恰恰是一些学者特别是国外学者所忽视和欠缺的。比如,国外一些学者,往往习惯于套用西方政治学中的“民族国家”概念范畴来研究中国的历史和实际,因而就难以形成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和现实的全面、准确认知。一些从事当代中国研究的外国学者习惯于机械照搬西方标准研究中国问题,凭借单一方面的数字指标来评价中国发展全貌。这样的研究难免以偏概全,脱离中国实际,其论据、论点往往站不住,总是被实践证伪,自然也就难以得到学界公认。

  无论中国学者还是外国学者,无论从事历史中国研究还是进行当代中国研究,在深化世界中国学研究中,都应以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历史传承性和内在统一性为基点,脱离历史看中国或者脱离实际看中国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读懂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在人类文明长河中认识和理解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研究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根基、历史必然和世界意义,才能得出经得起检验、被学界认可的研究成果,才能形成正确的中国观,当好沟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贡献。

  (张西平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 学教授)

  《苍天在上》终于开拍。领导的担忧,演员同样也有,原定一位知名演员饰演男主角,结果他看了剧本,直言演不了,他觉得就算拍完了也不可能播出。在拍摄过程中,主创和剧组一直如履薄冰,“好像在刀刃上过日子”。他们每天看《人民日报》社论,生怕高层不再提反腐,只要看到中央又说反腐,都会赶紧打电话互相转告,主创人员都要拥抱一下。

  ↑2月9日,一列中欧班列开出贵阳国际陆港都拉营站。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10/4/16553973601584317392.jpg" alt="" />

  在这次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

  “对各领域各方面的风险隐患,我们脑子里要有一幅全景图,经常分析研判,对潜在的风险要有科学预判,备足工具箱,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参与现场救援的中联重科工程师黄运兵告诉记者,在挖掘机等设备的帮助下,救援队伍得以成功进入倒塌的建筑物内部,但因灾区现场电力中断,很多手持破拆工具无法工作,救援人员只能依靠人力开展救援,这是当前救援工作最大的难点。目前当地中国企业正紧急筹集一批发电机送往救灾一线,希望能帮助救援队伍减小施救困难。黄运兵在向记者描述救出一名被困女孩的过程时说:“当时我钻进清理出来的救援通道,看到她的身体被床垫和石板压住,只有头露在外面,女孩发出微弱而痛苦的哭声。我们和当地救援人员合作,找来两台千斤顶成功将石板抬高,最终把女孩从瓦砾中拉了出来。”

陈均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