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福建:世遗土楼二宜楼端午节洗古井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12 08:16:45

  中新网福建华安6月11日电 (黄建和 陈涌泉)6月10日,端午节。位于福建省漳州市的华安“世遗”大地土楼群二宜楼内,几名清理 工借助抽水机为两口古井“洗澡”。

  二宜楼内的这两口古井,按当地人的说法,其位置恰好分别处在八卦的阴阳两点上。土楼古井润泽一方养育二宜居民,土楼人家至今还在作为饮用水,取得井中水做饭泡茶。

  午时,古井清洗开始。用3台电力抽水机抽干井水,直至水井见底,人再下到井底清除淤泥、杂物等,随后井内撒入食盐以杀菌。盖上井盖,即可“大功告成”。

  土楼居民蒋石南介绍说:“土楼这两口井,每年的端午节都要清理一次,这一习俗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了。端午节当天的12点就开始清理。清理好盖住井盖后,须等到第3天凌晨,还需属龙的来打开井盖,打上清理后的第一桶井水,以此寓意水井日后水源汩汩不断。”

  如今,家家户户都用水泵抽水,也就不再讲究这一细节,但每年端午清洗水井已约定俗成,延绵至今。井水抽上来,除了清洗水井,还用来清洗二宜楼的内院。各家各户拿起扫把之类的劳动工具,加入这场劳动中来,以整洁的面貌迎接游客的到来。

  据当地村民介绍,过去,古井主要是依靠人工清理,需要有个人站井壁上,不停地打完井水后清淤,每一口井的清理需7人配合进行,约3个小时才能完成。现在,使用抽水泵抽井水,清洗的速度明显快多了,一口井仅需四五人、约1.5个小时即可完成清理。(完)

  “好玩,很兴奋!”2月5日,“摆棕轿”在莆田市城厢区凤凰山街道南门社区上演,13岁的陈正海举着旗帜,跟随表演人群跑动,红红火火迎祥纳福。他说,小时候跟着父母看“摆棕轿”,现在自己参与其中,感觉完全不一样,非常开心。

  “今年回来过年吧?”电话里,母亲一句殷切的期盼,勾起了徐洁媛浓浓的思乡之情。她和丈夫吉尔姆·吉贝早早买了高铁车票,准备回河南濮阳老家过春节。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严少华对本报记者表示,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因素,制约着欧盟对非法移民和难民的接收意愿和能力。

  <strong>原标题:“朋友圈”里话新春</strong>

  “听朋友说,高雄夜市确实有‘查抄’(螺蛳粉),但新北市的部分夜市还能见到李子柒螺蛳粉。”郭雪筠说,她在夜市看到卫龙辣条一包39元新台币(约合9元人民币),一包李子柒螺蛳粉售价130元新台币(约合29元人民币)。

  据悉,当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让之前从未在唐山安过家的东方白鹳,选择了有大量湿地和丰富食物的唐山市黑沿子湿地作为它们繁衍生息的地点。由于附近没有高大乔木以及更好的筑巢条件,东方白鹳只能选择在高压铁塔筑巢。

许右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