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总统选举首场候选人电视辩论后,第一波市场反应来了!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29 14:22:25

  华尔街见闻

  据环球网,在美国2024年总统选举首场电视辩论中,现任总统拜登和前任总统特朗普激烈交锋,争论焦点包括阿富汗撤军、俄乌冲突等问题。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人身攻击”,下场“舌战”定于9月10日。民调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特朗普在全国民调中平均领先拜登1个百分点;在关键“摇摆州”,特朗普平均领先3.2个百分点。

  财经金融博客Zerohedge点评称,市场开始积极消化共和党/特朗普在11月获胜的可能性。巴克莱策略师们在最新报告中表示,随着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11月5日大选中取代现总统拜登的可能性似乎增强。

  巴克莱认为,市场应该考虑到未来几年通胀率高于目标的显著风险。这一观点与此前16位诺奖经济学奖得主联名信相呼应,这些经济学家们的共识是,特朗普就是“通胀炸弹”。

  根据高盛交易部门的数据,周五市场的整体活动水平“爆炸式增长”,交易量比过去两周增加了32%,相比之下,交易量比10天移动平均值仅增加了1%,凸显今天市场的活跃。

  高盛表示,总的来说,他们的交易部门的卖出活动比市场平均水平高3%,对冲基金和长期投资者都倾向于抛售:

对冲基金的抛售增加了2%,主要是因为科技和金融行业的卖盘超过了非必需消费品和材料类股票的买盘。

  高盛的“共和党/民主党”股票篮子周五大幅跑赢大盘:

  周五,虽然美国5月的核心PCE物价指数显示通胀降温,但美国国债收益率在开盘后逆转了通胀数据刚公布后的下跌,长期美债收益率收盘时飙升。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上涨9.59个基点,报4.3823%,2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2.89个基点,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3.45个基点。短期美债收益率涨势温和,两年期美债收益率涨2.07个基点,刷新日高至4.7327%。

  一些人认为,周五美债的走势反映了特朗普胜选的预期,当然,季度末/月末的再平衡流动也影响资产波动。

  巴克莱策略师们表示,交易很明确,买入通胀保护资产以为特朗普胜选做准备,具体来说,在美国国债市场买入通胀对冲资产。这一简单的交易是押注5年期通胀保值债券(TIPS)将跑赢常规5年期国债,从而导致两者之间的收益率差扩大。

  特朗普媒体科技(DJT)美股盘前一度涨超11%,不过最终收盘时大逆转,大幅收跌超10%。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责任编辑:王永生

  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卫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在核酸点的设置上,表面看是一个资源优化问题,更本质的是如何开展常态化核酸,其目标是在尽可能缩小核酸检测范围、降低频次的基础上又保证对疫情的有效、精准监测。比如在非疫地区,如果未来核酸采样只面向高风险人群、重点人群,是否还有必要在每个小区内都设置采样点,如果减少,又应该以怎样的密度布局。

  据青岛卫健委,11月9日0时至12时,青岛市报告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均系市北区报告,均在集中隔离点检出。

  根据最新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对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及一般城市,如果传播链不清、风险场所和风险人员多、风险人员流动性大,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要每日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3天再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而且,全员核酸开展的范围都被限定为疫情所在区。

  [#11月10日新增本土确诊1150例# #11月10日新增本土无症状9385例#]11月1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20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9例(广东23例,福建18例,四川7例,天津2例,内蒙古2例,上海2例,江苏2例,辽宁1例,云南1例,陕西1例),含4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2例,辽宁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1150例(广东546例,河南124例,重庆114例,内蒙古98例,北京64例,山西53例,四川41例,新疆30例,甘肃15例,云南14例,黑龙江9例,湖南8例,青海8例,辽宁5例,山东5例,陕西5例,天津2例,江苏2例,贵州2例,河北1例,浙江1例,安徽1例,江西1例,湖北1例),含29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257例,甘肃12例,四川7例,北京4例,山西4例,青海3例,内蒙古1例,黑龙江1例,重庆1例,云南1例,陕西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于明认为,这些国内厂商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想要晋升高端产品市场,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要了解配方的科学性,营养元素配的数字容易拷贝,但支撑这些配比背后的科学原理需要真正夯实。其次,配比中营养元素的原材料如何选择和获取,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此外,在保障质量和配比的前提下,是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问题,每批出产产品的质量是否能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二十条”发布以来,因为将次密接、高风险区外溢人员等多类人群从集中隔离转为居家隔离,社区的防控压力增大,对于基层流调、核酸检测和风险区管理等工作带来挑战。“以前几乎很少有人要居家隔离,现在除了密接都要居家。”前述疾控人士感慨道。

黄政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