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太空“看海” 中国“升级版”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有何新?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15 04:47:24

  中新社酒泉11月16日电 题:去太空“看海” 中国“升级版”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有何新?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11月16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海洋三号01星,这是中国第五颗海洋水色观测卫星。

  不同于此前发射的四颗“海洋一号”系列卫星,从命名上亦可看出,海洋三号01星属于“全新系列”。相比上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升级”后的海洋三号01星“新”在何处?它的加入将为中国乃至全球海洋水色观测带来哪些变化?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工程副总设计师孟令杰接受媒体采访,做出专业解读。

  水色,顾名思义就是水体颜色,科学家通过水体颜色来反演出海洋组分,海洋三号01星的“工作”就是和海洋一号C/D卫星一起在太空“看海”,获取海洋水色信息。

  为何要在太空“看海”?孟令杰表示,由于微波无法穿透水面,海洋生态环境中的许多参数,比如叶绿素、悬浮物和黄色物质浓度等,只能通过光学手段获取,水色观测卫星作为光学卫星的一种,成了大面积探寻海洋组 分的有效

  而这些通过水色观测卫星获取的信息对全球海气变化、全球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以叶绿素为例,它是基本的海洋生产力,也是海洋碳循环的基本参与者。”孟令杰说,海洋水色观测卫星大大提升了人们对海洋的认识,特别是水质、水温等基本要素监测,让科学家得以更深入地了解海洋的变化。

  然而,在太空“看海”并不容易。孟令杰指出,最大的难点是海洋目标太暗,而其他干扰因素,比如不规则分布的云、太阳耀斑等又特别亮。在阳光照耀下,海面对阳光的表观反射率最亮时可超过100%,好比夜间遇到迎面驶来的车辆开着大灯,很容易让人对周围路况产生误判。

  随着“新成员”海洋三号01星的加入,这一难题将得到很大改善。孟令杰介绍说,面对云覆盖和太阳耀斑,海洋三号01星可以和海洋一号C卫星互补观测,扩大有效观测的范围。

  作为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海洋三号01星有何升级?孟令杰表示,主要体现在技术指标、卫星平台、产品体系等三方面。从技术指标来看,海洋三号01星具有更高性价比、超大幅宽、高定量等特点,综合性能居世界前列。

  为了提高卫星观测效能,海洋三号01星采用了部分新型卫星技术。孟令杰说,这使卫星数据传输、能源供给能力大幅提升,主要载荷不仅可支持24小时开机,卫星寿命也从原来的5年提升至8年。此外,这颗卫星还能探测到更加丰富的水色要素,如吸收系数、颗粒有机碳、水深等。

  据了解,海洋三号01星发射入轨后,将先进行在轨测试。孟令杰表示,后续卫星正式运行后,将获取大量海洋水色数据,可供全球科学家和有关用户部门使用,为全球海洋科学研究提供一手资料。

  孟令杰指出,海洋水温水色研究需要依赖长期的海洋观测数据。在他看来,中国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在轨工作后,将是全球海洋长时间卫星观测数据的有力补充。“希望未来可以扩大国际合作交流的深度和力度,包括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也能快速用上海洋水温水色数据产品,支持全球海洋科学发展。”

  目前,中国已开始面向全球推广水色应用。孟令杰说,相信随着应用的推广,中国的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未来会在国际上进一步发挥其共享共用的作用。(完)

  “嘀嘀嘀……”随着数据分析终端响起急促的提示音,“动车医生”立即点击接车按钮,快速滑动鼠标,目光如炬,用“火眼金睛”细致迅速地浏览探测设备传回的一张张复杂的动车组部件图片,实时监控高速运行中的动车组。

  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有一句经典台词:“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令人欣慰的是,科比离开后,在与他有关的日子里人们总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他。但是当生命戛然而止,当肉体归于尘土,我们又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怀念他?

  当地时间25日下午,哈里斯手捧由黄百合与白色花朵组成的花束来到悼念现场。她缓步走过安放着遗像的花圈,向21日枪击事件的11位遇难者致哀,之后将花束同连日来人们送到这里的鲜花和蜡烛放在一起。

  博物院景区内人头攒动,而在距离景区1.5公里处的大秦剧场,战争史诗剧《复活的军团》连日上演。“自去年12月31日复演至今几乎场场爆满,之后更是持续加演。”该剧负责人乔立达介绍,往年春节演出都会歇,今年为了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第一次在春节期间开演,农历大年初二当天就演出了19场。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6/0/5563738286065171936.jpg" alt="" />

上海总商会、四行仓库、衍庆里、上海造币厂

洪国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