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创超高场5T磁共振技术首次集中在中文学术期刊发布

来源: 潇湘名医
2024-06-30 20:40:52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6月28日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旗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社获悉,由其主办的“2024年医学影像新技术产学研医融合创新论坛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5T专刊发布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办。

  研讨会上发布的《中国医学影像技术》5T专刊,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创超高场5T磁共振技术首次集中在中文学术期刊发布,也是中国首次系统性在学术期刊上介绍和展示该先进技术。

  该专刊积极推动中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创5T超高场磁共振的成果 转化,刊发众多中国顶尖学术团队的创新应用成果,涵盖超高场磁共振多个领域的应用研究,以及技术设备的系列创新和发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主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洪楠教授在此次5T专刊的评述文章中指出,5T超高场磁共振成像平台通过创新性设计解决了传统超高场强设备存在的图像信号不均匀、全身成像难等技术问题,使图像质量得以显著提高。目前,5T超高场磁共振技术已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及腹部成像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并已衍生出多种相关创新性技术。

  5T专刊详细介绍了5T超高场磁共振首批创新应用示范单位的研究成果,成果涉及全身各系统疾病诊断的一系列研究,旨在推动“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参与研讨的专家学者表示,5T专刊汇编发布,不仅便于业内学者及时且集中了解前沿技术的新进展,开阔视野,也为广大医院、学校、研究所等相关单位的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权威的信息平台,为他们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据了解,在医学影像技术发展至今的百年历程中,世界首创临床用于全身的超高场磁共振5T技术系统的诞生是磁共振领域一项历史性的突破,并以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木星”命名。作为中国“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的成果,超高场磁共振5T技术系统已于2022年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2024年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球认证。(完)

  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旗手由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女子冰壶运动员韩雨担任。此次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共49人,其中25名运动员将参加短道速滑、女子冰壶、单板滑雪3个大项11个小项的比赛。

  任梦、马宇彤、李瑛辉、赵计、喻喜滨,先后于2022年进入本溪车务段本溪站,工作不到半年,她们就迎来了2023年春运。听老同志说,春运是铁路人的年终大考,万家团圆欢庆佳节,却是铁路干部职工最为忙碌的时候。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面向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开展了北斗应用系列活动,合作项目进入到实质性阶段。中国协助泰国打造泰国5G智能示范工厂,中泰共建新海底光缆项目实现了中泰宽带联通。

  王小军 赵霞 苏比伊努尔·希尔艾力

  韩国银行13日发布声明说,受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多国利率上升等因素影响,韩国经济增长势头将减弱,预计今年经济增速将低于去年11月预测的1.7%。通胀率短期内仍将维持在5%左右,今年全年通胀率预计将在3.6%左右,与去年11月预测一致。

  连维良表示,我国是能源生产大国、消费大国,也是进口大国,在严峻外部环境下,实现能源保供稳价,特别是稳价,十分不易。

黄伟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