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德保隘章土布制作:织机飞梭传承民族文化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17 01:26:22

  中新网百色6月14日电(李逍 卢春耀)在广西百色市德保县足荣镇泗营村隘章屯,当地完整保留并传承着壮族传统棉纺织技艺。近日,记者采访德保隘章土布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许美遍,了解这一技艺背后的故事。

  许美遍出生在德保县足荣镇,她的妈妈靠出售一些自己纺织的布匹维持生计。因人手不足,许美遍兄弟姐妹三人不得不跟母亲学习纺织。当时11岁的许美遍个子矮,织布时不能坐在座板上,只能站着 一脚一脚踩在踏板上织布。

  “在隘章有一句话,隘章无女不纺织。那时,学纺织不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能够填饱肚子。”许美遍回忆起童年往事说道。正因为从小受到母亲的影响,她为了把布匹织得精、织得细,卖得好价钱,经常与左邻右舍交流经验。

  如今,色线的选择,经纬密度的调配,纯棉度的检验,许美遍都要手把手,面对面地向徒弟传授,徒弟们现在织出来的土布面料,均匀平整,甚至可以与工厂、公司出产的商品媲美。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科技迅速发展,手工纺织也曾一度落寞。为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当地相关部门深挖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足荣镇也在隘章屯建设了村史馆,馆内展示各类非遗活动的宣传图片,以及当地最具有特色的用隘章土布制作的民族服饰、布匹、围巾、包包和鞋子等,还摆放了纺织土布用具。

  2018年,在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隘章土布围巾受到泰国贵宾的青睐,首次走出国门。2020年,德保隘章土布制作技艺被列入广西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诸多平台上的亮相,如今的德保隘章土布制作技艺愈发充满生机和活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并喜欢上这项技艺。

  许美遍经常说:“现在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但是我也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这门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我一定要把它发扬下去,让下一代都知道老一辈是怎么生活过来的,这是我们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完)

  殷勇指出,五年来,北京全面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城市发展格局实现历史性变革。奋力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第一阶段减量发展任务,实现城六区(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的目标,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20平方公里,严格管控132平方公里战略留白用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更加协调有序。

  谢雪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种种不确定性,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工业发展基础雄厚,拥有完整、稳定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同时,中国还拥有全球最具成长性的内需市场,随着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内需市场将释放巨大发展潜力。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将让国际经贸往来更顺畅,有利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国际创新与技术合作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这是<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从15日开幕的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获悉的。

  近年来,金沙湖坚持系统谋划湖水、湖岛、湖岸、湖泊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和保护,重点实施万亩湖型综合整治、千亩生态氧吧、环湖道路绿化、沿湖植被修复等项目,累计种植各类树木110多万株,新增绿地400公顷,修复芦苇湿地10公顷,植被覆盖率80%以上。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集旅游度假、休闲观光、生态体验、大众体育、精致宜居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国家4A级生态旅游景区。

  “我们已经明显感受到经济回暖,企业一定要用足各种利好,赢得更大发展空间。”省人大代表、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崔大勇说,作为江苏本土企业,T3出行自2019年7月上线运营至今,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势头,今年,企业的全国化布局正向纵深推进,将加速下沉市场,让优质的出行产品和服务惠及更多用户,“我们将投入1亿元复苏基金,助力消费回暖复苏,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才像

黄淑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