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增收入被出具警示函 鸿博股份股价重挫!今年新增股民超10万户受损投资者是否可以索赔?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24-06-28 23:46:35

  21日晚间,鸿博股份披露了《关于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福建证监局警示函的公告》。次日开盘,公司股价一路走跌,截止收盘,跌6.3%。

  虚增收入和利润 财务“暴雷”

  此次鸿博股份被罚,主要因公司对外投资虚增利润及子公司相关业务虚增营业收入。

  公告显示,鸿博股份财务数据存在多项漏洞,其中就有对外投资事项列报错误。

  2021年11月份,鸿博股份披露拟出资1.5亿元参与设立河南濮郡基金,公司持股29.88%。2022年公司对河南濮郡基金出资8600万元。福建证监局表示,鸿博股份2022年年报将应列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该投资项目错误列报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导致虚增交易性金融资产8600万元,虚减长期股权投资8487.01万元,虚增利润总额101.69万元。

  而此次的“错误”计算,是有心还是无意目前尚不得知,但不免引发公众质疑。

  此外,鸿博股份其余两项财务错报均与子公司鸿博昊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昊天科技)有关。

  公告显示,2021年9月至12月,昊天科技与客户签订了一批图书印刷合同,其后因客户原因,部分印刷合同未能实施,按照原合同约定客户需支付违约金,2022年5月,双方签订补充协议约定违约金金额110.88万元。昊天科技错误将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的该违约金收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导致公司虚增主营业务收入98.13万元。

  而在2022年,昊天科技与客户签订的一批图书印刷合同中,其中部分合同由客户指定纸张供应商,指定纸张采购价格,昊天科技代收代付纸张采购款,采购纸张专门用于该客户的图书印制。昊天科技未取得上述采购纸张的控制权,为纸张交易的代理人,昊天科技错误按照总额法确认上述图书印刷业务收入1064.15万元,未扣减纸张采购金额882.97万元,导致公司虚增主营业务收入及主营业务成本882.97万元。

  算力“妖股” 今年新增股东超10万户

  今年以来,鸿博股份在二级市场可谓是“香饽饽”。在“算力+英伟达概念股”的双重加持下,公司股价一路走高,期间更是连收五个涨停板,吸引了不少投资者购买公司股票。

  鸿博股份之所以能抱上英伟达“大腿”,全因子公司英博数科。2022年8月,英博数科联合英伟达等成立北京AI创新赋能中心,提供算力出租、云资源采购一站式服务。受此影响,鸿博股份在资本市场 “一骑绝尘”,今年股价从最初的6.8元涨至最高点45.29元,截止发稿股价较年初涨超四倍。

  鸿博股份的股东数也较去年有了大幅增长。公开数据显示,截止今年三季度,鸿博股份拥有股民131141户,对比去年年末的27772户增加了超10万股民,二季度与三季度几乎持平。

  但在业绩上,鸿博股份的表现似乎并没有公司股价那么耀眼。据其披露的财报显示,今年以来公司净利润一直亏损,且都处于增收不增利的尴尬状态。三季报显示,鸿博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6.87亿元,净利润亏损收窄至61.23万元。

  股价重挫 投资者或可索赔

  投资者“蜂拥而至”,收益之下也隐藏着风险,不少股民为鸿博股份此次受罚造成的股价下跌买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四条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监管部门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关于信息披露的规定,在披露的信息中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为虚假陈述。

  虚假记载,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的信息中对相关财务数据进行重大不实记载,或者对其他重要信息作出与真实情况不符的描述。赵敬国律师进一步表示,鸿博股份年报披露存在问题,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三条第一款“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及时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披露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简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之规定,受损股民依法可以提起诉讼维权。“股民能否获赔的关键在于鸿博股份违规行为是否具有重大性,有待法院来进一步认定。”赵敬国律师称。

  此次收到警示函,暴露出鸿博股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问题。赵敬国律师向新浪股民维权平台表示,年度报告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经营、资产情况的重要依据,上市公司应该严格把控定期报告的披露,避免由于年度报告错误,影响投资者决策,从而引发行政监管或民事赔偿。

责任编辑:韦子蓉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10日电 (朱贺)由全国台联主办的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互访交流30周年座谈会10日在北京举行。十余位曾参与互访交流的有关人士及两岸“小天使”回顾活动盛况,共叙同胞情谊。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发展阶段不一,一些中小企业“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现象仍然存在。如何解决这种现象?西安合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OO郭雨诺10日表示,对于中小微企业,尤其是街头门店,既需要有低成本、好用的数字转型工具,也需要有平台的助力和支持,服务商的切实指导。

  台湾学者蒋勋先生在《会动的〈清明上河图〉》演讲中讲道:“《清明上河图》便成每个画家给自己的一个考试,能不能在有生之年临摹一次,大概就是拿博士了,因为这张画你能够临一次就是不得了。”蒋先生演讲虽稍有戏言成分,但我认为还是有一定道理在内。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集大成者。在临绘过程中,既能学会宏观把握广阔场景和精细刻画具体情节的技巧,又能融会贯通多种画科的技艺(界画、白描、水墨、渲染、皴擦等)和各种实物的写实能力(街道、舟桥、寒林、坡石、流水、牲口、人物等),而这些还仅仅是一个擅长展示宏大场景画家的基本要素。如何将广泛博取的艺术组合能力、将前人各类画科之所长有选择地融汇于方寸并有所创新,糅入清雅蕴藉的文人气息,避免堕入俗匠之趣,这才是我更进一步的收获。在此也建议广大美术爱好者,可以完整临摹一遍《清明上河图》,确实受益匪浅,其乐无穷。

  2021年10月,由北京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共同发起的“虚拟数字人”项目——“数字梅兰芳”亮相,其通过高逼真度实时数字人技术,复原了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形态、声音及面部表情,以另一种形式传承京剧文化。彼时,“梅兰芳孪生数字人”现身梅兰芳大剧院,与台下观众互动:“距离我上一次登台已经过去了60多年,没想到我们又重逢了,要感谢科技的进步,期待我们今后的见面会有更多的形式。”“数字梅兰芳”吸引年轻人与京剧国粹亲密接触,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戏曲振兴的更多希望。

  魏红祥始终认为,做科普一方面是出于社会责任,但自身的原动力应该是最先要被发掘的。

  中国调整防疫政策是在临近年末,而每年的大多数经济数据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炉,这使得我们有可能从医疗和经济两方面全面评估自疫情爆发三年以来中国的表现,以及对中国与西方的表现进行清晰的对比。

蔡政皓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