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操控,现场寂静无声,看新型铀矿如何采矿

来源: 海外网
2024-06-03 07:53:32

  中新网6月2日电(记者 吴家驹)千里之外点鼠标就能采矿,矿区没有声音却能高效运转……

  近日,在“大国底气从核来·重走核工业路”媒体行活动中,记者随团探访中核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等点位,感受到了数字化给核工业带来的变化。

  寂静的矿区

  天然铀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被称为核工业的“粮食”。曾经,我国老一辈的核工业人“以矿为家”,在艰苦的环境下进行铀矿井下开采,为我国的核工业提供了稳定和高品质的铀原料。

  而随着数字化的发展,铀矿的开采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几乎没有人的厂房,地面干净整洁,四下寂静无声,这不是某个停工的工厂,而是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钱家店铀矿。

  据介绍,钱家店铀矿采用的是CO2+O2原地浸出采铀工艺技术,这是一种通过向注入井注入配制好的CO2和O2作为浸出剂,在含矿含水层中与铀矿物进行化学反应,形成含铀浸出液,提升至地表,输送至浸出液处理厂加工成铀产品,不使铀矿石产生位移的采冶一体、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铀矿开采技术。

  因此,这种开采技术没有挖掘的步骤,也不会破坏地表。而在开采的过程中,矿区几乎没有任何声音,如果不是工作人员介绍,很难想象脚下的这片土地,正有天然铀在源源不断地被开采出来。

  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汤庆四介绍,钱家店铀矿在采矿的很多环节都应用了数字化技术。例如:溶液的传输过程,是使用电子流量计进行数字化计量的;压力、温度等参数的传导,也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来传导的。

  千里外操控

  是谁在操控整个过程?操控的人并不在通辽,而是在一千多公里之外的呼和浩特。

  在中核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的数字化地浸远程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远程控制着各矿山的现场生产,轻点鼠标就实现了“千里之外,一键采铀,一屏掌控”。

  中核内蒙古矿业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主持工作)阳奕汉表示,过去采矿需要很多工作人员到现场去,通过手动扳阀门、调节流量操控整个过程。而现在基本不需要工作人员待在现场的厂房,当然现在现场依然需要有人进行巡视和维护,但工作人员已经可以在后方监控、发现并处理问题。对于矿山的管控也从过去分布式管控,变成了如今的集成式管控。

  谈及数字化技术对工作环境的改善,阳奕 汉感慨到“我在矿山工作20年,才从山里出来的时候,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城市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如今技术的变革,彻底改变了矿山的运行模式和生活方式,让越来越多的铀矿冶人融入了社会和城市,提高了铀矿冶人的幸福感。”

  大数据助力

  大数据同样在铀矿的开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核内蒙古矿业建立了地浸采铀井场数据分析数据库、地浸大数据智能分析中心以及“数字化原地浸出可视化高效采铀”体系。

  在这些系统的帮助下,通过对地浸采铀产出海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挖掘,准确分析地浸井场抽注液量、铀浓度及其他各种元素的变化趋势,预测浸出条件变化对采区高效浸出的影响,并制定应对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达到精准控制、节能降耗的目的。

  据介绍,运用大数据分析,可以掌控地下资源的变化,回采率的变化等信息,从而掌控地浸的全过程。

  依托地浸采铀工艺技术的迭代升级,国内铀资源开发的人均生产率也得到大幅提升,实现了从“百人一吨矿”到“一人多吨矿”的转变。(完)

  三是要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扩充内容,不断为IP注入新的生命力。“宝可梦”为什么能成为全球最吸金的IP之一?这是由于在“宝可梦”的世界里,漫长冒险永无止息,迭代角色生生不息,既为消费者提供了新意与惊喜,也激发出新的消费增长点。国产IP要长红,应兼顾文化价值创新、产品研发创造两方面,打造更多具有陪伴感、创新性的文化内容。同时,近年来不少非遗文化、文学经典、博物馆文物等创新衍生的国产IP,也颇受市场欢迎。让中国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以IP衍生品继往开来,始终有恒心、有信心,凝心聚力推动文化市场高质量发展,属于新时代的国产IP衍生之路必定可期。

  报告指出,自2020年以来,在中国国内求职的海归数量明显增长,回国求职的应届留学生数量增多。与2021年相比,2022年应届留学生规模同比增长8.6%,回国求职留学生数量再创新高。

  当地时间10日,土耳其卫生部长科贾表示,6日发生的强震已造成土耳其20213人死亡。(总台记者 陈慧慧)

  向延尚是溆浦绿康家庭农场的法人代表,有着20年种田经验的他,自2018年以来常年种植水稻面积达500余亩,2022水稻种植面积537亩、种植油菜467.1亩,稻油轮作复种指数达186.98%。

  试射被指验证了洲际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确保持续安全、可靠和有效的核威慑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收集“天上水”。每到雨季,港口汇集地表径流,通过泵站输入湿地,防止了落入港区的雨水直接排海造成污染,每年可承接利用雨水40余万立方米。

陆欣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