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考古成果再现西汉早期基层吏员生活百态

原标题:湖北一考古成果再现西汉早期基层吏员生活百态

欧美女同系列,品丝论足踩踏-hJYF3fwSPxLyCD-湖北一考古成果再现西汉早期基层吏员生活百态。

  中新社武汉1月6日电 (马芙蓉 李静)《睡虎地西汉简牍》第一卷《质日》成果发布暨学术座谈会6日在武汉大学举行,专家通过解读,还原了西汉早期一名基层吏员的生活百态。

  位于湖北云梦的睡虎地秦汉墓地,近50年来先后发掘数十座秦汉墓葬。其中,77号西汉墓出土简牍2000多枚,可考书写年代从西汉文帝五年至后元七年,简牍内容包括质日、文书、簿籍、律典、算术、书籍和日书等,部分为出土汉代简牍所仅见。

  质日是秦和西汉时期流行、但后世失传的一种文献 形式,其通常是以一年历表为基础,记写公私事务,类似今天的日志、日记。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任陈伟介绍,经整理研究发现,睡虎地汉简质日记写者名叫“越人”,是西汉早期一名基层吏员,任官佐15年,约卒于文帝后元七年。在连续14年质日中,越人记载了他本人及其家人、同事的事迹,包括外出公干、丈田、治田籍、徭役等内容。

  “越人质日记事比较频繁,延续时间长,提供了较多传世文献无载或记述不详的信息。”陈伟说,有些内容可以与同时出土的官府文书和私人簿籍对照,促进对历法与三伏、职官制度、地理与交通、户算制度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比如,大量有关“兼”与“守”的记录,丰富了当时官吏兼职和代理的认识。关于“户”与“算”的有规律记录,则揭示了作为汉代重要经济制度,户口调查和核计承担“算”的人口这两项工作密切相关,且实施的具体地点都在乡而不是县。

  据介绍,《睡虎地西汉简牍》以多卷本形式,收录睡虎地77号西汉墓出土的以简牍为主的全部资料。第一卷《质日》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合作编著,剩下7卷以官府文书、私人簿籍、律典、算术等为主题的编著、解读工作也正在进行。(完)

  就在4日当天,亲绿的自由电子报披露,台军动用128亿元新台币,要在全台284个营区设立智能警监系统,却传出该系统第一阶段“球型监视器”的相关设备中,使用了大陆制的电路板。“中科院”的解释是:此案是2019年4月决标签约的,依当时采购作业规定以原产地认定不得为大陆地区产品,而合约厂商交货的球型监视器,厂牌为瑞典AXIS,生产地也是瑞典,符合当时的采购规定。.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