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翊鸣回归后霸气夺冠 用新动作击败日本四位选手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17 00:02:03

  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刘星晨)2日晚,2023-2024赛季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比赛在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落幕。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决赛中,苏翊鸣以184.50分成功夺冠。

  开心、激动,这是苏翊鸣在谈及夺冠感想时提到最多的两个词,他坦言自己对于单板滑雪的热爱始终没有改变,“单板滑雪没有极限,选手们可以展现各自的特点。”

  首钢滑雪大跳台又名“雪飞天”。2022年年初,在这块场地,18岁的苏翊鸣腾空一跃,用一枚北京冬奥会金牌为其进入成人世界献礼。

  此番重回福地,他一飞冲天。

  进行适应场地训练时,苏翊鸣和教练佐藤康弘在大跳台出发区拍了一张合影,“We are back(我们回来了)!”

  北京冬奥会完成致胜一跳前,在“雪飞天”50多米高的助滑道顶端,苏翊鸣拥抱了佐藤康弘后毅然出发,夺冠后,师徒二人相拥而泣。

  再度归来,苏翊鸣不禁 感慨,“这种感觉和北京冬奥会时一模一样。

  北京冬奥会后,苏翊鸣一直没有参加国际雪联正式赛事,他在沉淀自己。从2023年世界极限运动会到X GAMES CHINA滑雪巡回赛总决赛再到平日里的训练,正脚内转1980等动作他早已烂熟于心。

  过去的一年,苏翊鸣也多了一个身份,清华大学2023级本科新生。

  当被保送推荐清华大学的消息公布后,苏翊鸣发文感慨,曾许下的关于18岁的三个愿望,终于全部实现了:获得北京冬奥会参赛资格、站上最高领奖台让国歌奏起、拿到理想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这段远离赛场的时间,苏翊鸣在身形、成熟度等多方面发生了变化。于他而言,重新回到雪场,也是一种挑战。

  “这场比赛竞技水平甚至高于北京冬奥会。”现场主持人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1日进行的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资格赛,22名选手竞争5个晋级名额的残酷赛制让比赛看点颇多。

  日本选手荻原大翔、木俣椋真、木村葵来以及瑞士选手尼古拉斯·胡贝尔等人均实力强劲。

  正脚内转1800,在这样一场高手对决中,苏翊鸣在第一跳选择了他最有把握的动作。

  起跳、腾空、落地,各个环节行云流水。88.00分,苏翊鸣以一套近乎完美的动作征服全场。163.50分,他最终位列资格赛第一,晋级决赛。

  等待最终结果时,他不时和其他完赛的运动员侧耳交谈,“我非常怀念在赛场上和大家一起比赛,去享受过程,今天很开心能回到这里,和大家一起玩。”

  决赛中,苏翊鸣顶住压力,前两跳便分别获得89.00分和94.50分,名列第一。夺冠后,他向全场观众致意,尽情庆祝着胜利。

  对于苏翊鸣而言,这只是他在北京冬奥会后参加的首个国际雪联正式赛事。当被问及决赛中展示的动作,苏翊鸣的话语间满是激动,他直言自己一直在尝试反脚内转1800动作,渴望寻求突破,“比赛前一天,我在训练中才成功完成了这个动作。”

  阔别赛场许久,苏翊鸣对于单板滑雪的热爱却始终未曾改变。在他看来,单板滑雪并没有所谓的极限,选手们可以突破自我尽可能展现各自特点。

  三年后,米兰冬奥会将如约而至。一路行来,苏翊鸣早已将这场冰雪盛宴视为其终极目标,冲击米兰冬奥会的过程中,他希望通过世界杯等各种赛事去完成小目标。(完)

  为了从源头控制重量,首制国产大型邮轮大量使用了4~8毫米薄形钢板。钢材运进外高桥造船厂时,十几米长的薄板显得十分“纤弱”,像是巨型面条,被小心翼翼地卸载,整个运输过程中,薄板时刻保持平直状态,被送进车间裁切。

  2月13日下午,中国男足亚运队将在佛山与中乙丹东腾跃队进行本阶段国内集训的唯一一场教学赛,随后于14日赴阿联酋拉练。专程赴佛山探望球队的中国足协主要领导也将观摩本场比赛。而赛后当晚及14日,中国足协将在球队驻地就为国足选择外籍新帅一事召开专题工作会议。

  上述南宁市房产中介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南宁已在执行首套房贷利率3.7%的政策,这一利率水平在全国几乎是最低的,已经接近公积金贷款利率水平。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网站的媒体报道存档文章显示,专攻美国情报学研究的学者里切尔森·杰弗里在1999年6月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中国逐渐成了以美国为首的“五眼联盟”情报网的首要监控目标,对中国的监控手段从海底的潜艇、陆地上的天线系统乃至太空的卫星,无孔不入。

  “美国击落‘不明物体’来自外星人?关于高空气球的阴谋论不绝于耳”,韩联社13日称,随着美国和加拿大等上空接连出现“不明物体”并被击落,相关混乱正愈演愈烈。关于“不明物体”来自外星人的说法也甚嚣尘上。不过美国官方为击落不明物体找了个理由,那就是“可能威胁民用航空安全”。

  1978年5月,日本三菱重工高级顾问古贺繁一到中国造船厂考察后曾评价,“中国的造船水平至少落后世界25年”。但到2010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先后超越日本、韩国,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从国内无路可走到国际上“下海试水”,中国造船业的道路开始行稳致远。

刘思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