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说丨郦波:诗意里的运河四“yun”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27 03:45:21

  第一个“yun”,是输运之“运”。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大运河开通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漕运,即通过运河运输粮食等物资。郦波说,“漕运、盐运,这些在古代社会是国之命脉所在。”而在当下,大运河这条黄金水道在现代物流体系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功能。京杭运河江苏段作为“活的运河”的代表,是全线 通航条件最好、船舶通过量最大、社会经济效益发挥最为显著的区段。

  第二个“yun”,是国运之“运”。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大运河,千百年来沟通沿线各地,串联起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这条人工运河犹如一部流淌在华夏大地的史诗。“中国文化讲究‘合’,合而永兴,但在合的过程中需要契机,大运河就是这个契机。”郦波道出了扬州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她是万里长江与京杭运河交汇点上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第三个“yun”,是诗韵之“韵”。“唐朝诗人们在运河上南来北往,一边是去长安求取功名的‘蹉跎岁月长安道’,一边是游历人间繁华的‘青春扬州路’。”郦波说,诗人们以运河为象征,抒发内心的情感和思绪:出生于扬州的诗人张若虚仅仅用了36句诗,就留下了“孤篇力压全唐”的佳话。大诗人李白的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成了历代文青出发去扬州的理由。在郦波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运河在诗词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地位和形象,已不仅仅是一条运粮、运马的漕运之河,更是一条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文化大动脉,“可以说,中国诗歌的发展,是在隋唐大运河开凿背景之下的文化之路。”

  据《阜宁县志》记载,距今约7000年前,这片区域是大浅海湾的一部分,此后经历沧海桑田、桑田沧海的数次演变,逐渐形成了呈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岸外沙堤,又称沙岗。

  我国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全民健身热潮涌动。国家体育总局会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利用多种资金渠道,引导推动地方建设完善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中央财政对公共体育场馆的补助范围由大型场馆扩展到中小型场馆和全民健身中心,补助场馆近2200个,覆盖近1400个县级区域,场馆核心区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场地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受益人次超过4亿。

  该项目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海浪与海螺”:建筑外观优美动感,表皮仿佛波光粼粼的海面,体现了浪漫之都大连的滨海文化特征;螺旋上升的曲线来自海螺,寓意足球名城大连踏浪前行、拼搏向上的城市精神。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实施好“澳车北上”,加快推动“港车北上”。广东省政协委员、澳门广州社团总会理事长李居仁建议,粤澳两地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沟通、打破障碍,让现行其他单牌车体系和“澳车北上”系统实现衔接。

  <strong>郝亚明:</strong>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思想就是协商共建、互利共享,只有合作共赢才能确保全人类拥有光明的前途。基于此,中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相继提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能源合作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一系列概念。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心存侥幸,以为借钱收息、入股分红、向企业老板借钱没有违纪违法,完全是自欺欺人,自己根本没有过钱欲这一关。”尹忠忏悔道。

王郁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