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韵伟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陈韵伟

陈韵伟

植根流通业 沟通上下游

ta的内容5.3万
大图模式
评论
点赞
分享
放大字

女生的机机漫画免费版|「そうかcそれは弱ったわね」

2024-09-21 17:20:38
625

  香港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高度开放的市场环境,成为不少内地科创企业出海的理想第一站。但在出海过程中,融资投资和法律方面仍有不少挑战。

  近年来,越来越多内地科技创新企业积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香港因其“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成为不少内地科创企业出海的理想第一站。

  在第二十七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暨投资香港推介大会期间举办的科技创新企业“拼船出海”专题推介活动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表示,香港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高度开放的市场环境,已经成为内地企业走向世界的桥头堡。过去两年多来,特区政府已经与超过100家有潜力和具代表性的重点创科企业洽谈好于香港落户或者是拓展业务。他们将为香港带来超过520亿港元的投资,创造超过15000个就业职位。

  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发挥香港的独特优势助力内地科创企业“走出去”?又该如何防范企业在出海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香港区位优势明显

  独特的法律体系、广泛的全球联系、自由的市场环境、无缝对接国际标准规则、日益完善的营商环境以及全球重要的科研资源等,都是香港可以助力内地科创企业出海的独特优势。

  在前述活动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工业专员(创新及科技)葛明博士介绍,过去半年,他大概接触过超过数百家有意来香港的创科企业,融资是他们的首要需求,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拥有全链条的融资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他提到,香港交易所不断创新,上市规则第18A章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在主板上市,2023年增设的第18C章,为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葛明表示,香港遵循国际市场规则,具有符合中西方文化习惯的丰富应用场景。香港的零关税和低贸易壁垒的优势,加之良好的香港制造声誉,使得内地科创企业能够更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拓展业务。同时,香港商经局也提供不少市场拓展资金,比如工业贸易署的BUD计划,最多可以提供每家企业700万元的拓展海外和内地市场的资助。

  不少内地科创企业来港,也希望能寻找国际人才并留住人才。香港同时具备中西方优势,是国际高端人才的集聚地。葛明提到,在香港,内地科创企业可以强化人才资产,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创新水准,增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为指定高端人才提供生活津贴,并会持续增加科创人才的住宿条件和供应,协助汇聚科创人才。”

  葛明指出,香港还有许多其他政策措施以及优势,来资助企业出海。例如,为鼓励企业的应用研发,在已经很低的税率的基础上,企业被核准的年度研发费用可以倍数累积进行扣税,进一步降低成本和鼓励创新。科学园、数码港和即将入驻的港深河套香港园区,提供卓越的科研空间,更有不同的资助计划和服务计划。香港公平的营商环境,高效的交通网络,众多的国际航线,全球重要的物流枢纽地位,可助力企业与国际联系、产品出口、供应链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

  吴甘沙在前述活动上介绍,香港国际机场作为驭势科技前期的天使客户,让企业在香港找到了破局点。“香港的合作伙伴敢于创新,对错误包容,指出的刚需痛点也更加明显,让我们突破了理念,去做‘真无人驾驶’。”

  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吴甘沙表示为香港国际机场打造产品的这六年间,经历过不少挑战。“他们会请专家考察产品,从产品设计到产品开发的流程管理、质量管理,再到运营过程中的运营运维、售后、产品维保等等,都需要书写文档来阐述,并且要做到流程处处留痕,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回溯。”

  “目前我们正在推进与新加坡的合作,已经感受到来自新加坡对于产品的严格要求,与香港的合作经验可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吴甘沙说。

  还有哪些挑战?

  内地科创企业在出海过程中,还面临着投资融资、法律风险等多方面的挑战。

  在前述活动上,盈科律师事务所全球董事会副主任李正指出,针对科技企业,有四个方面的法律问题尤为突出:一是知识产权的问题,如果企业在出海之前没有这方面的应对策略,在出海过程中就极有可能面临着专利、商标、版权的侵权风险,面临着侵权的赔偿;二是数据合规与隐私保护。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企业在处理数据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国家的相关规定,否则也面临着制裁的风险;三是不正当和反垄断的风险;四是贸易规则与壁垒方面的风险。

  在投资融资方面,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敏在前述活动上提到,最近几年的投融资方向从区域上来看,出海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中东、东盟等国家。这些新兴市场和地区,在法律环境、商业环境、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对于新进入的企业提供投融资方面的支持,还是有比较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过去几年美元处于高息环境,好消息是近日刚刚降息,但确实对债权融资也有一些压力。此外,传统的科技企业海外融资 的股权融资,由于退出通道的一些原因,也面临着一些压力。”

  刘敏认为,走出去的企业在面对这些情况时,还是有很多解决方案和办法。他首先建议企业要做好顶层设计,出海第一步可能是产品出海,第二步才是产能出海。产品出海不仅是打开产品的市场,更重要的是通过市场的打开,了解目的地地区的法律、文化,甚至是劳工政策、环保政策等等。同时,通过市场打开真正把自己企业的护城河,无论是技术、品牌还是渠道方面,做深、做牢。“尽管过去几年市场有些波动,但严格意义上,特别是在香港这样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其实是不缺钱的,缺的是优质的项目,或者说缺的是被市场认可的优质项目。”

  刘敏表示,这几年,很多科技型企业都希望吸引中东的资金,但事实上中东更多的是招商引资为首,然后再做投资,所以对内地企业来讲也要投资和融资并重,同时要充分利用好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一些产业政策。

  刘敏补充,出海的企业到一个新的市场、新的环境,无论是产品、还是投融资方面,可能要优先寻找市场上一些优质的中介机构,无论是律师、会计师,还是银行、投行,要有一个共同的组合的安排和方案,才能帮内地企业真正“走出去”。

  “到海外融资永远都不是出海企业最主要的问题,出海的目的不是为了打一船鱼回去,而是真正能行稳致远。”刘敏说。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陈韵伟(记者 项家玮)09月21日,选在同一天发布新机的华为与苹果,又选在同一天发售新机。9月20日,苹果iPhone 16系列正式开售。澎湃新闻记者抵达上海南京东路苹果零售店时,首批预约到店取货的用户已经在室内排起长队。在苹果环球港门店,大批预约的用户同样在门店门口等待领取新机。多名消费者表示,今年苹果新机更新力度不算大,包括AI功能也不能第一时间用上,原本期待值没那么高,但因为使用习惯,还是会选择苹果。选择与苹果正面“硬刚”的华为,也在当天正式发售了其三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 XT,售价19999元起,预约页面显示,超过685万人预约,但相较于苹果预售,华为Mate XT预约并不需要预付资金,且需要等待官方通知具体到货日期,或在20日10时08分在线抢购。这是摆在用户面前的是一道“高价”选择题,也有网友好奇到底谁在买两万元的手机?当坐拥全球最多的高端用户,基本盘相当稳固的苹果,碰上近年在中国市场争夺高端用户中屡现“奇招”的华为,这两款手机如何搅动今年高端手机市场?首批三折叠屏的幸运“花粉”:对价格不敏感,追求科技感华为在上海有两家直营店,分别是南京东路店与前滩太古里店。早上8点多,上海市民石先生就来到南京东路店,他希望给明年高考的小儿子买一台三折叠屏手机,为此,他和已经上班的大儿子做了分工,一人网上抢购,一人门店抢购。虽然工作人员已告知他没有现货,且当天不接受预订,石先生还是坚持等在门外,希望等店内的发布会结束,进去碰碰运气,“没办法,我小儿子是华为的粉丝,我本人用的也是华为手机。”工作人员在直营门店展示Mate XT当日,华为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现身上海南京东路旗舰店,出席华为Mate XT 非凡大师的首批交付仪式,演员严屹宽、知名化妆师毛戈平等人从余承东手中接过新机。十几公里开外的前滩太古里店并无新机交付仪式。华为商城显示,10点08分在线开抢后几乎秒空。余承东表示,热销程度远超预期,目前正全力以赴加班加点扩产能,“短期内还是需要(时间),请大家耐心等待。”华为方面并未公布首日销量和首批备货情况。有经销商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华为Mate XT首批到货大约在1万台,后续会陆续到货。华为南京东路店在华为南京东路店,澎湃新闻记者见到与石先生同是自由职业的孙先生,不同的是,孙先生成功拿到新机,并参与了首批交付仪式。孙先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也是华为的粉丝,购买的是三折叠机黑色顶配,“我从华为Mate 30起就一直在用华为,家里所有东西都是华为全家桶。我爸爸也很喜欢华为,他的车是华为问界M9。”另有两位金融行业人士拿到华为新机,其中一位表示此前使用的是华为X5折叠手机,此次购买也是为了“紧跟潮流”。另一位此前使用的是苹果及其他品牌手机,此次也是“尝鲜”华为。谈及三折叠屏的高价位,上述人士均表示可以接受。孙先生直言,他愿意花两万多元买一台手机更多的是追求科技感,“以前iPhone是科技感的代表,现在华为也是科技感的代表,三折叠屏近期以内其他厂商也做不出来,这个钱是值得的。”上述一位拿到新机的金融人士则坦言:“大家收入不一样,有人喜欢,有人就不喜欢。”值得注意的是,当日,“隔街相望”的苹果零售店顾客熙熙攘攘,有排队等待领取iPhone 16的消费者表示,他个人更喜欢使用苹果,而且华为2万元的三折屏手机感觉抢不到,“一个是抢不到,一个是觉得二折叠完全够用了。就看苹果什么时候出折叠屏了。”华为、苹果已非首次正面交锋同日对决的戏码在华为与苹果之间已上演多次。今年5月7日,华为和苹果同时发布平板产品,去年10月31日,华为和苹果也同日召开发布会,在电脑、手机等多款产品上“硬碰硬”。如果时间再往前推,两家公司的发布会时间总是间隔得很近,有时相隔一周,有时仅相隔一天。对比今年的新品手机,苹果iPhone16系列的升级更多表现在芯片、人工智能以及摄像头性能的进一步增强上。不过,中国苹果用户想要体验到中文版的苹果智能还要等到明年。用户在店内排队试用新机对于苹果和华为两个不同的用户群而言,每一方的粉丝都能给出不少选择自家品牌的理由。在苹果环球港门店,有多名消费者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今年苹果新机更新力度不算大,包括AI功能也不能第一时间用上,原本期待值没那么高,但因为使用习惯,还是会选择苹果。由于苹果iPhone一直有非常好的软硬件体验,直板机要想在高端市场与苹果竞争折叠机挑战太大,包括华为在内的手机品牌一直利用折叠机这种新形态手机去冲击高端市场以及超高端市场。华为在折叠机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这次华为拿出了三折叠这种开创式的产品形态去冲击超高端市场。余承东表示,这部三折叠,华为做了5年,这是一款“大家都能想得到,但做不出来的产品”。华为基于自己的产品自信加上同样拥有众多高端用户群,给出的价格也相当高,其中256GB版本售价19999元,512GB版本售价21999元,1TB版本售价23999元。余承东解释,三折叠成本非常高,后续会继续迭代工艺、提高良率降低成本。在三折叠中,华为用上了“天工铰链系统”,余承东说,在行业中,华为第一次让铰链系统实现了内折外折兼顾。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虽然苹果和华为在一些功能和设计上存在差异,但都在尽力满足高端用户的需求,“可以说华为与苹果的客户群重叠度较高,在高端市场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折叠机作为一种新形态手机,在冲击高端市场上的表现有待观察,也许两款新机的比拼,会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需求,抑或是促使其他手机厂商加快研发折叠屏手机的步伐,但折叠机的技术和成本目前还存在一定限制,未来能否成功冲击高端市场还有待观察。”在苹果的发售现场,多名黄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今年市场不好,iPhone16 Pro Max最高加价也就700至800元之间。在南京东路门店附近,记者至少看到5名黄牛,“今年有点难做,就金色是新颜色(卖得)还行,但收价最多加400块。256G的最好卖,1TB的不要,卖不出去。”记者发现,黄牛们都默认收Pro Max,拒绝收16 Pro。“今年行情一般,同行都加600元卖。每个手机就赚50、100的利润。”一位在环球港门口的黄牛表示,今年热门款是沙漠金,Pro Max 512G加价500收,出售600元,1T加价700元收,出售加价800元。苹果南京东路直营店门口华为新机因“出货量有限”,溢价更高。在外界人士看来,这一机型很可能成为华为技术实力的象征,而不是主要的销售驱动力。在记者与华为首批机主交谈中,有黄牛凑过来询问消费者是否愿意转卖三折叠屏手机,在询问完型号后称可加价一万五千元,“今天就收到一台。”此前,上海一位数码店的老板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他加价是两万多元,已成功售出一台。对于华为是否有对预约三折叠屏手机的用户画像,华为南京东路店的工作人员表示,没有这样的用户画像。根据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折叠屏手机用户洞察报告》,从横向折叠屏手机用户画像来看,男性用户占比偏多,在年龄分布上相对均衡,热爱尝鲜的18-29岁年轻群体和经济收入稳定的30-39岁群体占比较高;在城市和收入分布上,横向折叠屏手机的大部分消费者居住于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并且超半数用户的收入水平在10000元以上。如何搅动今年的高端机市场9月19日,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发布的关于华为Mate XT报告显示,最新的供应链调查指出,华为三折叠手机Mate XT的2024年出货量预测已从50万部调升至100万部,但须注意开卖后(9月20日)的需求热度能否延续。郭明錤将2024年全球折叠手机的预估出货量约3000万部下调至1500万部,主因是软件设计无法善用较大尺寸屏幕与耐用度不佳。此外,折叠机利润较差,也影响了品牌厂商开发与销售折叠手机的意愿。目前没有其他安卓品牌打算跟进华为推出三折叠手机,最大顾虑在于耐用度。郭明錤指出,华为推出三折叠手机策略能否有效与持续,取决于Mate XT能否解决上述提到的折叠手机痛点。郭明錤在9月16日发布的关于iPhone 16的报告则显示,iPhone 16系列首个周末预购销量约3700万部。较去年iPhone15系列首周末销量同比减少12.7%,其中Pro和Pro Max机型首周末预购销量相比于iPhone 15相同机型分别下降了27%和16%。他认为,等到四季度的苹果智能发布,再加上旺季促销等手段,iPhone 16出货量有望进一步改善,而且他相信苹果会在2025年采取更激进的产品策略以提振需求。市场调研机构TechInsights的分析师预测,在2024年,iPhone16系列的全球出货量将达到7300万台。其中,iPhone16 Pro Max有望成为该系列中最畅销的机型,预计将占到总销量的35%。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向澎湃新闻记者谈及两大品牌的同日发售时说:“华为争名,苹果争量,实际两家各自粉丝群相对稳定。三折叠手机供货量有限,即便全部售罄,对高端市场份额影响也有限。”张孝荣认为,高端机的主力市场仍在直板机,华为主力新机Mate 70的高配版与iPhone 16的对决更有可看性。在高端市场,Canalys发布的2024年全球第二季度高端智能手机市场(600美元以上市场)报告,苹果占比为62%,同比增长5%;三星占比为22%,同比增长35%;华为第三,占比为9%,同比增长80%。在国内市场,IDC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华为以17.5%的市场份额再次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第一名,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手机出货量增幅分别为110%和50.2%,增速领跑行业。

陈韵伟(记者 蒋泓美)09月21日,近日,张蔷(化名)向澎湃公众互动平台反映,她在多个微信群里看到有人发布多个招“卵妹”的广告,“太明目张胆了”。张蔷在深圳做主播工作,之前加入了一些“主播通告群”,看到群里经常有人发这类“招聘广告”后,她决定曝光。在张蔷与“招聘中介”的对话中,对方称在正规医院取卵,价格和身高、体重、颜值、学历等因素挂钩,如果应聘者长得漂亮,可以给出5万元的价格。还有的“中介”称,年满18岁即可报名。目前,我国有精子库,但没有卵子库,任何形式的商业化捐卵和供卵行为被明令禁止。国家卫健委联合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也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采供精、非法采供卵、代孕等行为。记者和一名“招聘中介”的对话,该“招聘中介”会以这些信息综合给出价格。有律师称,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和《民法典》中的原则性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对卵子交易持否定态度,但因多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对此类交易并未专门设定罪名打击,这也导致这类交易成为“灰色地带”。此外,生殖科专家表示,如果取卵手术操作不规范,可能会导致盆腔感染,影响后续生育。一旦损伤盆腔脏器,会造成出血。而促排卵药物有可能造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造成腹水、胸水等,严重的还有生命危险。“长得漂亮”可出价5万9月8日,张蔷(化名)告诉澎湃新闻,她所在的多个“模特通告”“主播通告”的微信群里,有人发布多条招聘“卵妹”的广告。她提供给澎湃新闻的截图显示,有人在微信群里发布“大量招全国志愿者(长期有效)仙女们来”的广告。招聘要求为:“要求女生成年就可,身高150CM以上,五官端正,身体健康,不限专业,根据身高学历综合给价,时间:8-10天2-10w/结束立结,仙女18-28岁无不良嗜好,不用交任何费用绝对靠谱,中介和男士勿扰!”该招聘广告附有微信号。“我很好奇很气愤,这也太明目张胆了。”张蔷称,她加过招聘广告上的微信号,以想做“卵妹”为由咨询,对方称手术在广州一家医院进行,安全可靠,很多人都在做,会根据“卵妹”的外貌、身高及学历综合评估给出价格。张蔷提供的和对方的聊天内容显示,对方称她长得漂亮,可以给出5万元左右的价格。澎湃新闻记者以咨询“卖卵兼职”为由,添加了上述招聘广告留下的微信号。其中一个微信账号的昵称是“爱心”,头像是一名卡通护士。对方表示,要提供身高、体重、学历、年龄及5张自拍照,1张全身照,甚至还要统计供卵者的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通过张蔷提供的另外一则招聘“卵妹”的广告,澎湃新闻记者加上了一名“中介”的微信。记者以应聘“卵妹”为由咨询。对方称,除了需要提供身高体重颜值,学历还要告知是“几本/统考/艺考/函授”。对方称满18岁即可报名,同时要告知目前的职业状态,是学生还是工作或待业。这名“中介”的朋友圈也多次发布带女孩在门诊抽血检查的画面。在今年7月13日的一则朋友圈推送中,该“中介”发布的“沉浸式取卵”视频中,有3名疑似医务人员在操作手术台。“取卵”完成后,有“助手”把“卵泡液”放在一台机器前,并称“要把卵泡液里的卵子尽快找出来”。其中一名“招聘中介”的朋友圈显示,其带“卵妹”去门诊。 截屏图“中介”称在别墅里取卵因为自知游走在“灰色地带”,对于在哪里取卵,“中介”们讳莫如深:“我们跟医院一样,高端诊所”“正规医院,我们不存在小诊所”“都是正规医院,正规有资质的私立医院”。其中一名“中介”给澎湃新闻记者发来了私立医院的环境视频。“我们做的(得)很大,不是在租的公寓里,我们是在别墅里,但是我们里面的设施跟三甲医院没有区别......”尽管话术模棱两可,但为打消“卵妹”的顾虑,“中介”们信誓旦旦。据张蔷介绍,其中一名“招聘中介”所指的医院是“香港静雅医疗”,位于广州市。张蔷曾把和“招聘中介”的对话发到社交平台上。但有自称是该医院工作人员的社交账号私信她,否认该医院有“取卵”行为,称系被冒充。前述“中介”微信号的朋友圈今年5月28日发布了一则“招聘专业护士”的内容,要求“全国出差,人要老实,年龄35岁以内.......”在今年5月21日,其发布朋友圈称:“小姐姐来我们成都的分公司安排启动,快来顺利赚米。”“最近外面各种风声雨声~好乱?都与我们无关!安全靠谱,选择我们就对了......谢谢所有第一次报名和第二次第三次报名的姐妹~必须暴富。”这则朋友圈附有多张从全国各地飞往广州的机票信息。其中一名“招聘中介”的朋友圈。 截屏图在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担心后,“招聘中介”安慰称,这些卵子会捐给不孕不育的家庭。9月12日,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邢鑫称,2001年8月1日起实施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规定,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应当在医疗机构中进行,以医疗为目的,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伦理原则和有关法律规定。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配子、合子、胚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邢鑫介绍,《民法典》第1009条规定,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违背伦理道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邢鑫认为,通过《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和《民法典》中的原则性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卵子交易持否定态度,但因相关技术的医疗价值、立法及社会伦理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存在如何具体实施刑事治理的问题,目前我国对此类交易并未专门设定罪名进行打击,这也导致这类交易成为“灰色地带”。就微信群里有人发布此类招聘广告一事,9月20日,澎湃新闻记者联系腾讯方面相关工作人员,未获有效回复。专家称可能影响健康生育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科中医主任医师刘颖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正规医院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来执行,坚决禁止买卖卵子、代孕这类违法活动。如果取卵手术操作不规范,可能会导致盆腔感染,影响到自己以后生育,一旦损伤盆腔脏器,会造成出血;还有促排卵的药物,有可能造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造成腹水、胸水,严重的还有生命危险。刘颖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工作了将近20年,遇到很多卵巢功能下降和试管取不到卵的患者,也接触到很多因不孕不育症而痛苦的家庭。有些家庭实在没有生育能力,又不符合福利院收养孩子的条件。“他们感觉自己失去了做父母的权利。”因此,她认为,国家一方面严抓非法代孕卖卵,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实际情况,允许更人性化的举措,例如合法的卵子捐赠。为合法的卵子捐赠,相关部门也在努力。2019年9月份,国家卫健委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2288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为《答复》)中,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及时建立公益性捐卵制度暨人类卵子库的建议》予以答复。《答复》称,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委托相关单位围绕卵子捐赠的必要性、科学性、安全性和可行性,组织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专家从技术、管理、风险评估等方面开展研究论证。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秉承有利于赠卵者和受卵者、知情同意、保护后代、社会公益、严防商业化等原则,会同有关部门广泛深入研究论证,密切关注卵子冷冻技术发展,做好非商业化赠卵可行性分析,积极推动相关立法工作,审慎推进临床应用,以适应技术发展和群众需要。推动非法采供卵入刑澎湃新闻注意到,对于非法取卵行为,相关部门多次发文明令禁止,多部门联合严厉整治。2003年颁布的《卫生部关于修订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相关技术规范、基本标准和伦理原则的通知》明确规定:“供精、供卵只能是以捐赠助人为目的,禁止买卖”,并对赠卵的适应证和基本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卫健委官网显示,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有委员提出《关于禁止地下“商业买卖卵子”的提案》。国家卫健委经商教育部、公安部答复称,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属于限制性应用的特殊临床诊疗技术,除医学问题外,还涉及社会、伦理、法律等诸多问题。答复称,在完善法律法规,依法打击卖卵和代孕等不法行为方面,国家卫健委联合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开展多次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采供精、非法采供卵、代孕等违法行为,维护社会伦理秩序。2021年6月,国家卫健委联合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应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通知》(国卫办监督函〔2021〕323号),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形成监管合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又有委员提出《关于建议完善立法治理非法违规取卵乱象的提案》。国家卫健委经商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答复称,《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是部门规章,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有限,目前刑法中没有“组织出卖人体细胞、人体组织罪”相关行为入刑表述。答复称,近年来,国家卫健委积极推进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立法,启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条例》起草工作,对立法中的焦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专题研究,广泛听取医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同时,积极协调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部门,努力推动从刑事法律层面将非法采供卵、代孕等违法行为入刑。答复还称,2013年以来,该委联合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联合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等12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建立查处违法违规应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长效工作机制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推动多部门联合执法,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2023年,国家卫健委联合中央政法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开展严厉打击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专项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部署强化与技术应用相关的全链条管理,严厉打击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国家卫健委表示,下一步,该委将与相关部门继续加强沟通协作,推动辅助生殖技术立法,加强辅助生殖技术监管,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不断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切实保障群众生殖健康合法权益。栏目主编:赵翰露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邵竞来源:作者:澎湃新闻

来源:环球时报即将卸任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19日在其告别演讲中将任内的成绩夸耀了一番。斯托尔滕贝格宣称,10年间东翼的北约士兵从零增加到几万,处于高度戒备的军事人员从几千增加到50万,国防开支占GDP 2%以上的国家从3个增加到23个,黑山、北马其顿、芬兰和瑞典新加入北约,深化了与“印太地区”国家的关系。他还总结了5条对北约未来继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的教训,敦促美欧不要搞孤立主义,宣称“自由比自由贸易重要”,北约“绝不能对中国犯对俄罗斯同样的错误”。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发表告别演讲 资料图在当前欧洲安全形势仍然糟糕的状态下,斯托尔滕贝格这番自我夸耀多少有点“拿错剧本”的意味。不过,回顾斯托尔滕贝格10年任期,北约的“扩张”确实算得上是个主题词。除了他自己在演讲中提到的这些,统计显示这10年间北约军费增加了超过30%,2024年达到创纪录的11850亿美元。而作为一个跨大西洋军事联盟,北约在斯托尔滕贝格任内也进行了战略扩张、地理扩张、内容扩张,不仅将中国定位为“系统性挑战”、多次公开渲染“中国威胁”,不断推进“北约亚太化”步伐,还将供应链、科技以及经济安全等内容纳入北约的议程当中。关键问题是,除了他自诩的北约“强大、团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之外,这些扩张究竟给世界带来了什么?高达30%的军费涨幅有多少流入了美国军工企业的腰包?在全球贩卖了多少安全焦虑?又有多少是以牺牲欧洲的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为代价的?追随美国对华战略而挑动与中国对抗,对北约国家来讲究竟是更安全了还是更不安全了?把产业链供应链、网络等领域全都安全化、武器化,让本可以良性合作互动的领域染上北约式的对抗思维,究竟是利是弊?如果要对斯托尔滕贝格过去10年的任期做稍微认真和严肃的评价,这些都是绕不过的问题,而且答案跟他本人所总结的成绩是反过来的。欧洲今日安全形势沦落到这样的困局,北约到底该承担怎样的责任?正是北约的扩张酿下乌克兰危机的祸根,将手伸向亚太又将地缘政治紧张输出到欧洲之外,斯托尔滕贝格所主导的北约更是进一步将自己与美国的战略目标捆绑,其所有转变无不体现美国的战略意图。历史留给斯托尔滕贝格本人的评价,除了因北约内部分歧而造就的这个史上第二长任期之外,恐怕还有华盛顿政策“忠实的执行人”“急先锋”形象。斯托尔滕贝格多次公开渲染“中国威胁”,图为中国国旗和北约旗帜 资料图北约早就该随着冷战寿终正寝,它的生存和发展一直靠制造安全焦虑和卷入战争冲突,周而复始。北约一边宣称自己是地区联盟一边又以维护自身安全为名不断进行全球性扩张,一边说自己是防御性组织一边又以防御之名大搞威慑、煽动对抗。斯托尔滕贝格试图把北约打扮成地区甚至全球安全的“保护者”,但他所谓“军事实力是对话的先决条件”等言辞,不过就是将“强权即公理”换了一种说法罢了。表面上看,这篇演讲很像是斯托尔滕贝格留给北约的一个踌躇满志的战备宣言,但实际上字里行间难掩北约自身的困局和落寞。在美国国内政治面临不确定性的状态下,北约的未来该何去何从,欧洲可持续安全的路在何方?斯托尔滕贝格背后,留给欧洲国家和世界的是一个更分裂的局面。实际上,北约75年的历史已经证明,它并没有让欧洲和世界更和平更安全。北约的存在和不断扩张恰恰成为造成安全困境的根源,反而是少一些北约及其对抗式思维的地方实现了“长和平”。斯托尔滕贝格的离任演讲及其所夸耀的北约扩张,价值就在于告诉世人当前的世界不需要一个挑动阵营对抗、散播冷战思维的北约,更不需要一个全球性扩张的北约。我们敦促北约与它即将卸任的秘书长一道,让那些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过时理念,迷信军事武力、谋求“绝对安全”的错误做法以及搞乱欧洲、祸乱亚太的危险行径早点“退休”。延伸阅读:北约秘书长又"警告"上了:中国应停止支持俄罗斯对于俄乌冲突,中方已反复表明“劝和促谈”立场,但美西方却频繁强扯中国。据乌克兰国家新闻社(UNN)和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9月6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挪威奥斯陆发表讲话时再次甩锅,呼吁中方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停止支持”俄罗斯。报道称,斯托尔滕贝格在与挪威首相斯特勒举行的联合发布会上,不断给中国恶意“戴高帽”。他在没有提供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声称,在俄乌冲突期间,“伊朗和朝鲜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弹药等,而中国则成为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决定性推动者”。据他所说,“俄罗斯使用的许多武器都是中国制造”,中国与俄罗斯国防工业基地之间保持了“无限制伙伴关系,并向其提供了包括武器、部件、设备和原材料等军民两用材料的支持”。“我呼吁中国停止支持俄罗斯的非法战争,”托尔滕贝格随即宣称,若中方继续助长这一“欧洲最大的军事冲突”,“中方的利益和声誉将受到影响”。斯托尔滕贝格9月6日在挪威发表讲话 图源:乌克兰国家新闻社实际上,这并非美西方官员首次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强扯中国,呼吁中方向俄罗斯施压。据外交部网站消息,芬兰总统斯图布7月初曾表示,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已经到了北京可以结束乌克兰冲突的地步。他当时声称:“俄罗斯现在非常依赖中国。中方领导人一个电话就能化解这场危机。”7月11日,斯托尔滕贝格在北约峰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强调,北约把中国定义为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决定性支持者”,称中国同白俄罗斯举行联合军演系共同支持俄对乌战争的组成部分。当时,我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表示,中方强烈谴责北约秘书长针对中国发表极不负责任的挑衅性言论。有关的言论充斥着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颠倒黑白,恶毒攻击中国制度,公然干涉中国内政,恶意歪曲中国内外政策,在乌克兰问题上甩锅推责、误导国际社会,对中国正常的军力建设以及同有关国家关系说三道四。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林剑主持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资料图林剑进一步表示,中方此前已就乌克兰问题和北约峰会清晰地表达了立场。在此要强调指出,长期以来,北约秘书长罔顾事实和中方反复交涉,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各种场合对中国大肆抹黑攻击,渲染“中国威胁论”,煽动疑华反华情绪,配合某些势力对华打压遏制的企图昭然若揭。种种拙劣表演不能不引起世人警惕,也充分印证了北约作为冷战遗存、阵营对抗和集团政治的产物,将给世界和平与稳定带来何种风险与挑战。林剑指出,中方奉劝某些在政治生涯上行将就木的西方政客,不要妄图靠拱火浇油、挑衅生事和嫁祸于人来强行留下些许“遗产”。中国将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以自身发展和对外合作为世界和平稳定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同时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将中国视为“假想敌”,北约最终只能自食苦果。此外,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7月份曾在一次讲话中提及中国,称他不希望与俄罗斯有着“无限”伙伴关系的中国充当调解人,但希望中方向莫斯科施加更大压力,以结束战争。当地时间9月2日,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表示,俄乌冲突或将持续十年之久,同时呼吁中方参与冲突调停,因为“中国是唯一能够真正使这场战争结束的国家”。他还声称,由于中国与俄罗斯关系友好,可以发挥其他国家不能发挥的作用,“如果中国能够结束这场疯狂的战争,肯定会得到欧洲的善意和感激”。我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对于相关呼吁曾回应称,中国和俄罗斯都是独立自主的大国。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我们将始终站在和平和对话的一边,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各方保持沟通,继续为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回首页看更多汽车资讯

评论(57464)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搜狐我来说两句用户公约》

0/100 发表评论

《我的超神QQ》

参考消息网9月21日报道 据俄新社莫斯科9月20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冲突应该在2024年就结束。乌克兰国家网援引了他的讲话。泽连斯基称应在今年结束冲突他说:“我们希望和平。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加强乌克兰的实力,以便在今年就组织第二次峰会,从而(为冲突)画上句号。”据乌克兰媒体报道称,泽连斯基在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也表达了在2024年结束冲突的意图。俄新社报道说,俄罗斯总统普京本月表示,如果乌克兰有谈判的意愿,俄罗斯不会拒绝,但谈判将在伊斯坦布尔协议的基础上进行。报道称,此前于6月15日至16日在瑞士举行了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克里姆林宫表示,在没有俄罗斯参与的情况下寻找解决乌克兰冲突的方案是绝对不合逻辑的,也是徒劳的。会后发表的联合公报呼吁俄方将扎波罗热核电站的控制权归还基辅,同时呼吁冲突双方确保黑海和亚速海的自由通航,并交换和释放所有战俘。该文件还呼吁双方进行对话,以结束冲突。(编译/赵志鹏)延伸阅读俄军快速紧逼乌东重镇 美媒:乌军面临的挑战令人生畏乌克兰军队上月攻入库尔斯克州一度搅乱战场形势,但俄军对乌东地区攻势并未停歇。《纽约时报》9月11日报道称,俄军正在紧逼乌克兰东部重镇波克罗夫斯克(俄称红军城),拿下该地将给俄军在顿巴斯地区带来巨大战略优势,乌军面临的挑战令人生畏。波克罗夫斯克是整个顿巴斯地区的交通枢纽,一众铁路和公路线交汇于此。报道指出,乌军在当前地区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上月在俄军猛烈的攻势下,乌军战线几乎每天倒退超过1英里(约1.6公里)。俄军的顺利推进将切断该地区残余乌克兰据点守军的主要补给线,导致波克罗夫斯克南部的乌军阵地暴露在俄军威胁之下。波克罗夫斯克(左上)周边态势图。深红区域为俄军6月1日后新夺取的地区,箭头为俄军进攻方向在过去的一周里,乌克兰增派了部队来保卫波克罗夫斯克周围的防线。俄罗斯已从对该市的正面攻击转向对南部的攻击,以扩大战线,对处在波克罗夫斯克和库拉霍夫镇之间的乌克兰军队形成包围之势。《纽约时报》认为,向波克罗夫斯克的推进是俄军今年夏天在顿巴斯攻势中最成功的部分。尽管俄军对其他地区也发动了进攻,但数月的激烈战斗进展并不是很大。例如,俄军对乌东部高地查西夫亚尔的进攻已持续了一年,仅推进约三英里(约4.8公里)。报道也称,总的来说,除了在波克罗夫斯克周围取得的进展,俄军在顿巴斯地区的总体攻势代价不小。另一方面,乌军8月突然袭击库尔斯克州取得的成果依然面临着俄军反击的考验,乌军希望借此牵制俄军进攻乌东的目标也尚未实现,俄军仍在乌东继续挺进。上月末就有西方媒体指出,尽管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声称乌克兰在库尔斯克州的攻势“减缓了俄军在顿巴斯方向的进攻”,但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证实,俄军在乌东方向的攻势仍在继续,并且正逐步接近波克罗夫斯克。而美国媒体则评论表示,几个星期以来,俄罗斯军队一直在向这座城市缓慢推进,但最近俄军加快了进攻的脚步,在夺取新赫迪夫卡市以后距离波克罗夫斯克只剩下8公里,而乌克兰开始组织这个放心的居民撤离方向。“福布斯”网站分析称,乌军调动部队进攻库尔斯克,是俄军在顿巴斯方向前进的主要原因。俄军2S19自行榴弹炮开火 俄国防部较为中立的开源情报分析账号Suriyak表示,红军村方向乌军的防守已经非常薄弱,许多重要据点被放弃。乌军必须做出选择:要么撤回库尔斯克方面的军队,这样有利于稳住战线,但等于对外承认库尔斯克攻势是彻底的资源浪费,会影响士气;要么就是维持现状,但这会导致乌克兰军队可能在2025年面临灾难性的后果。《纽约时报》报道预测,随着乌克兰秋季雨季的到来,俄乌双方的这一阶段行动可能会结束,毕竟雨季会导致铺装路面以外的道路变得泥泞不堪,重型装备几乎无法通行。普京接受俄罗斯电视台访问 RT报道截图此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英国外长拉米于9月12日访问乌克兰承诺紧急考虑乌克兰提出要西方放宽在俄罗斯境内袭击限制的请求,以及承诺向乌克兰提供15亿美元的新援助。泽连斯基一直要求盟友允许乌克兰使用西方导弹,攻击俄境内深处的目标。俄罗斯总统普京12日对此发出“最强硬”警告,他说,取消对乌使用西方武器的限制将大大改变冲突本质,意味着美国及其盟友直接卷入与俄冲突。他称,这不是是否允许乌克兰使用远程武器打击俄罗斯的问题,而是北约国家是否直接卷入军事冲突的问题。
昨天 17:20:38
玛沁县
回复

《精灵之竞技大师》 《母老虎升仙道》

  • 《那些看云卷云舒的日子》

    • 《魔仙盛世》

      《老祖宗带黑红晚辈在综艺爆红》
    《斗罗:剑宗小师妹在武魂殿当圣女》
《赌婚 番外》
昨天 17:20:38
玛沁县
关闭回复
0/100 发表评论
查看更多 324 条评论

评论(763)

0/100 发表评论

{{item.userObj.user_name}} {{ item.parents[0].userObj.user_name }}

{{item.userObj.user_name}}

  • {{ item.parents[0].userObj.user_name }}

    {{ item.parents[0].content }}
{{ item.content }}
0/100 发表评论
查看更多 {{commentStore.commentObj.participation_sum}}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