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教育强国路 奋进数字教育新征程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26 15:50:43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倡导行业自律,引导行业企业健康发展,传播网络正能量,取得积极进展。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团结凝聚网络社会组织,为推进网络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特会同中国新闻网等会员单位,共同开设“共筑网上网下同心圆:社会组织在行动”专栏,梳理展示网络社会组织助力网信事业发展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与读者交流分享。

  作者: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 育馆)

  党的二十大对推进教育数字化作出专门战略部署,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要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教育部把教育数字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以下简称“资源中心”)作为教育部直属单位,努力推动技术在教育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促进教育技术发展与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深度融合,近年来,充分发挥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专业优势,在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资源中心业务领域包含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等教育全学段、全阶段、全类型,涵盖德智体美劳“五育”、课后服务、监管保障、教师发展,以及大数据研究、标准制定、检测认证、教师培训、学术研讨、资源开发等全领域、全方位、全流程。在教育部党组的领导下,资源中心的资源建设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牵头承担了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智慧教育读书平台等重要教育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任务,基本建成了世界第一大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有力地推动着教育数字化事业的发展。

  建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有力支撑教育改革发展重大任务。平台秉承联结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的“3C”理念,遵循“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原则,聚合了高质量、体系化、多类型的数字教育资源,释放数字技术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与持续溢出效应。开通平台“智教中国通行证”,截至2024年3月,通行证注册用户数已破1.12亿,平台累计浏览量超393亿。2023年6月,平台荣获联合国系统内教育信息化最高奖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

  建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面服务中小学教育教学。平台汇聚起全国最优质的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免费为全国广大中小学校、师生、家长提供专业化、精品化、体系化资源服务,资源总量超8.8万余条,已建设10个版块、53个栏目与地方频道,提供多端访问,支持自主学习等九大应用场景。持续推进平台的大规模应用,让更多优质资源突破时空、联通城乡、跨越山海,以智慧教育助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

  建好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支撑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监管服务工作。以数智赋能教育治理创新,推动形成精准化、科学化、数字化数字监管与服务治理体系,构建规范有序的校外教育培训生态。精准实现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全流程监管,逐步建立全国统一归口、覆盖线上与线下、学科与非学科培训机构的“一本台账”。提供“一网三端”服务,具备多维度数据采集分析与监督管理功能。

  建好智慧教育读书平台,支撑全民终身阅读。依托数字技术,建设青少年读书空间、老年读书社区,通过汇聚优质资源、营造互动场景、展示阅读成果,为不同学段学生、社会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读书空间。建设开通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平台,汇聚上线音频、视频、数字图书、语言文字语料库、诗歌创作工具、发声评测词典等优质数字资源2000余条,引领打造国内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集群,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赋新能。

  作为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在线教育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资源中心联合中网联开展了“E路护航·E路平安”青少年网络保护活动、“网联优教”教育帮扶项目等,汇聚行业力量,为营造良好的“互联网+教育”生态,助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新时代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教育数字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巨轮正巍巍向前。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我们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决策部署,秉承“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夯实教育技术发展与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深度融合的数字基座,突出应用服务导向,?扩大优质资源共享,推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走向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我们坚信,通过不懈努力,定能为教育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以数字之智,点亮“教育何为”的无限可能,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对于该项目的设立,基金委原主任杨卫解释,除以竞争性支持为主外,对科学研究需要考虑稳定支持的模式。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基金委启动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计划围绕一个重要的科学研究方向,对跨学科的大型科研群体进行约10年的稳定支持,每年资助研究经费超过3000万元,以期待在我国基础研究地貌图上隆起学术上的“世界高地”。

  基础研究当下的根本困境,实质上指向经费分配结构问题。专家指出,基础研究的典型特点是基础性、长期性和难以预测性。对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而言,这种以竞争性项目为中心的支持模式会造成科研人员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主义导向,在选题上更看重能否在短期内出成果,使得基础研究有限的经费并没有流向真正重要的原创性研究上,经费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这样的模式并不十分适合基础科学研究,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探索。”庄辞说。

  悉尼洛威研究所国际安全计划主任萨姆·罗格芬表示,任何向远程打击能力迈进的举动都会破坏地区关系的稳定,特别是与邻国和地区伙伴印度尼西亚的关系,并进一步与中国对抗。

  另外,魏昌东提出,要注意区别是否是正常的炒股行为。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此前报道,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可以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但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并严禁七类行为。

  本来事情到这里就应该尘埃落定。然而,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李登辉为了追求所谓对日“外交突破”,在最后一刻决定让高铁转用日本的列车和核心机电系统。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23日,一个由15名澳大利亚企业高管和地方政府官员组成的商业代表团,启程前往中国香港、天津和深圳等地。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报道称,本次到访的商业代表团由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ACBC)组织,是3年来第一个在澳政府支持下访华的代表团。分析称,此次访问是北京和堪培拉外交关系解冻的最新迹象。近段时间以来,包括澳大利亚旅游局局长、维多利亚州州长、西澳大利亚州州长、昆士兰州旅游业高层代表团等在内的多位澳大利亚政商界人士,开启“排队访华”模式。此次澳大利亚官方访华团成员向《环球时报》记者透露了行程的诸多亮点,表示“将向中国商界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澳大利亚企业正寻求在更多领域与中国开展合作。

林冠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