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两位院士荣获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

来源: 中青网
2024-06-17 01:31:50

  中新网长春5月24日电 (李丹)近日,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决定授予董绍俊(中国科学院长 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徐如人(吉林大学)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这是该奖首次同时授予两人,两位获奖者均来自吉林省。

  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设立于2017年,是中国化学会面向我国化学工作者设立的最高奖项,授予长期致力于我国化学科研事业,成就卓著、贡献巨大,以及(或者)为中国化学会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资深化学家。

  据了解,董绍俊现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分析化学、电化学、电分析化学研究,特别在化学修饰电极和分子自组装、生物电化学及水质分析方面取得一批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化学修饰电极中国第一人,开启电化学界面研究从被动认识到理性设计的跃进。

  徐如人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国际著名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学家,是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创建者与奠基人、水热合成化学的开拓者。40年来他开拓新合成路线,打破了微孔晶体结构类型、骨架元素与基本结构单元的传统观念,引领了分子筛化学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分子筛的结构设计方法与定向合成路线,为国际上分子筛与多孔材料科学与应用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现代无机合成化学”和“凝聚态化学”科学体系。

  2017年9月,吉林大学71周年校庆之际,徐如人将他与夫人庞文琴教授积攒的500万元捐赠给学校,设立“庞文琴、徐如人教育基金”,用来支持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陈耀辉表示,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两位院士在化学科学领域杰出贡献的认可,也是对吉林省科技事业发展的极大鼓舞。两位获奖院士的研究成果对吉林省发展新质生产力有一定带动作用。吉林省科协一直致力于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院士和科学家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休假、就医、科研等方面创造良好条件。此次获奖将进一步激发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陈耀辉表示,吉林省科协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同时进一步发挥科技在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完)

  秦刚外长此访,旨在落实两国领导人就加强两国关系达成的共识,巩固传统友谊,深化政治互信,对接发展战略,推进各领域合作,进一步丰富中埃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内涵。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制的空间元器件辐射效应试验平台载荷开机运行良好,搭载的元器件在测试期间均工作正常。

  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正式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也让各地相关体育赛事政策是否发生变化受到关注。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

  “从目前情况看,市场无风险利率下降是大势所趋。”董希淼表示,存款利率下降,偏好存款的居民收益将减少,但也具有多方面积极意义:首先是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进一步推动银行降低实体经济实际融资成本;其次是约束银行对存款的不理性竞争行为,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最后是中长期存款利率下降,有助于减少短期存款与中长期存款之间的“价差”,使银行存款期限结构更加合理。

  裁判理由

张雅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