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或难挽救!最懂苹果分析师:据观察Vision Pro用几次就没用了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20 04:52:57

  来源:华尔街见闻

  周三,最懂苹果的分析师、天风国际证券的郭明錤表示,根据他的观察,包括他在内的许多人买了苹果公司混合头显Vision Pro后,用几次就没用了。如果这是普遍的用户状况的话,那这样的问题不是单纯做一个降规低价版就能解决的。

  昨天据媒体报道,由于Vision Pro设备销量开始放缓,苹果近期决定暂停研发高端Vision Pro,计划在2025年底前推出一款功能更少且更实惠的版本——N109,预计售价为1500美元,远低于Vision Pro起售价3500美元,苹果还试图让N109的重量至少比Vision Pro轻三分之一。

  对于郭明錤的最新评论,有网友表示:Vision Pro并非面向普通消费者。当苹果推出运动相机时,预算版将会很棒,人们愿意花很多钱来观看这样的运动。

  郭明錤与这位网友互动,回复说:

今年Apple Vision Pro(AVP)的出货量估计为40-45万台。

全球电视市场每年的出货量约为2亿台。高端电视(价格在3000美元以上)的出货量在300万到500万台之间。(对于这个数字,郭明錤说他不是电视专家,如果相关数据需要修正,请告知。)

尽管AVP支持的内容相对有限,但它还必须考虑到苹果庞大用户群中的核心粉丝、重度用户和早期爱好者,苹果共有22亿台活跃设备,这应该有助于增加出货量。因此,如果AVP是高端电视产品的良好替代品,今年的出货量至少应该轻松超过100万台。但事实并非如此。

  又有网友评论称,因为Vision Pro是在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对此,郭明錤回复说,那么下一代将解决这些问题(也可能产生新的问题)。

  还有网友lacie给予了Vision Pro肯定,并表示,对他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拿起、戴上和等待启动的麻烦程度。人们真的被现代设备宠坏了。然而,一旦戴上Vision Pro并进入工作或阅读状态,就会想知道为什么没有早点这样做。郭明錤表示,使用前的流程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此前3月初,知名投资人段永平对Vision Pro的体验评论与网友lacie类似。 他表示:

拿到自己的Vision Pro后,只要在家,每天或多或少都会用一下,到目前为止没再发现过不舒服的问题。3D部分虽然也很神奇,我看的时候也没觉得有啥问题,但事后

还是觉得有点点不舒服。对我来说,仅就看电影而言,已经没有任何影院可以和Vision Pro相比了。

  此后4月下旬,郭明錤指出,苹果已经将Vision Pro出货量预期下调至40-50万台,而之前市场预期是70-80万台。对此段永平的回复是:

  Vision Pro目前还不是必需品,相当长时间里不太会对苹果有显著经济价值的。我目前还只是觉得看电影特别好,别的还没空发现。最近有点忙,也没注意有啥电影,大概两个礼拜都没用过了。

  段永平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对Vision Pro的使用评论,与郭明錤最新所说吻合。

责任编辑:李桐

  梅兵在上海代表团举行的云采访活动中也表示,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短期来看,大学生要摆正心态,高校也可以利用直播等新媒体手段为学生“站台”,长远来说,高校和大学生都应该从一入校就为就业筹谋。

  安徽产的泰国香米、不可注射的美容针、直播间的苦情戏、假免费真卖货的评书机、不能点击的短信、一台手机操纵2万水军……在2023年央视3·15晚会上,诸多消费问题曝光,相关企业“现出原形”。

  在谈及西方国家利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场合不断炒作涉疆议题时,尼罗拜尔表示,他们中的很多人连中国都没去过,更别说是新疆。此外,他们从反华势力口中听到不实抹黑,很容易对新疆形成负面印象。“甚至会有人问我,去新疆是否需要办理特殊证件。每次我都会告诉他们,新疆对所有人开放,只要持有合法的中国签证,买张机票就能去。好与不好去看看就知道了,新疆欢迎大家。”尼罗拜尔说。

  余杭区位于杭州市西部,由于离杭州市中心距离较远,一直以来,余杭区居民习惯将杭州市其他区称为“杭州”,而将自己认同为余杭。如今,这一习惯逐渐改变。

  [#林孝埈唱国歌#]2023年短道速滑世锦赛落幕,在最后一个项目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中,李文龙、林孝埈、刘冠逸、钟宇晨组成的中国队夺得金牌。这是本届世锦赛中国队夺得的首金,中国队以升国旗奏国歌结束了本届世锦赛。颁奖仪式上,镜头拉近,林孝埈和队友们也一字不落地跟唱国歌!(中国新闻网、咪咕体育)

  在日内瓦参会期间,王江发现,发达国家依然在会场上利用所谓的人权话题攻击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所谓“中国人权状况”边会是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框架下举办的,分裂分子在会上的言行有损联合国权威,而我们必须对反华分裂势力试图将一些国际机构和会议当成其传播谣言的平台保持警惕。朱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年来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中方组织以及参加国际会议的频度有所减少,这给了一些反华组织造谣、传谣的机会。此次中方学者当场提出质疑显然让主办方“不太习惯”。

韩晓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