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陶都”窑火不熄:“Z世代”接过祖辈技艺

来源: 金融界
2024-06-12 02:32:05

  中新网吉林6月11日电 题:“北国陶都”窑火不熄:“Z世代”接过祖辈技艺

  中新网记者 石洪宇

  近段时间,在缸窑镇溪浪陶社,齐春雪每天都会守着1米多高的天然气窑口。窑火旺盛,她仔细观测火苗,窑内陶器釉面的色泽逐渐由灰色变成墨绿色。她的身旁,聚满了参观的游客,和她一起感受着窑口带来的热浪。

  25岁的齐春雪家里三代人均从事过制陶业,如今她也参与进来,师从吉林缸窑烧造技艺非遗传承人刘秀利,钻研制陶技艺。

  “对家乡的泥土有情结。”烧完这窑陶器,齐春雪准备去山上再淘些土,调出适合烧制的窑土。

  齐春雪所在的吉林市龙潭区缸窑镇,清代时因烧制陶器而得名“缸窑”,产量、品类、质量等均享誉全国,后来又有了“北国陶都”的美誉。辉煌时期,当地生产的建筑陶、工艺美术陶等陶瓷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

  齐春雪说,吉林市作为中国满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缸窑的陶文化展示了满族民众的生活习惯和审美特点,实用性与形态质朴兼备。

  在缸窑镇的辉煌时期,从事制陶产业的逾2000人。随着水缸、坛等器皿大范围退出中国居民的生活,镇上大型工厂陆续减产或转型,制陶人员如今只剩下数百人。近些年,以刘秀利为代表的老师傅们仍坚守着“窑火”,在各类节庆活动中展示这项非遗技艺,同时免费开设培训班,吸纳年轻的陶艺爱好者。

  刘秀利开设的缸窑烧造技艺培训班上,齐春雪就是学员之一。学员中,像齐春雪一样的“Z世代”超过三成。

  26岁的刘欣竹也是缸窑镇人,“我三岁就在后山玩泥巴”。眼下,她正在陶社苦练拉坯,尝试制作造型新颖的摆件。她还组建了一个“宣发小队”,拍摄视频、撰写文案,在社交媒体上推广这门技艺。

  年轻人的加入让当地看到了希望。为了推动“北国陶都”转型,当地已规划占地逾1.7万平方米的缸窑陶瓷文化创意园,主体工程包括老窑帽遗址、烧制技艺体验及工作室、北方民宿文化院、缸窑非遗烧制演示中心等,旨在让更多人了解这里的制陶历史及文化。

  齐春雪烧制的茶壶已经出窑,她认为薄厚还差一些火候。“我还要提升技艺,让陶品更精致。”齐春雪希望小镇的窑火一直旺下去。(完)

  五是以提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村镇;

  《洛杉矶时报》报道称,16日凌晨3时30分左右,加州图莱里县戈申地区一处住宅内部及周围发生枪击事件。美联社援引图莱里县治安官迈克·布德罗的话说,一名17岁母亲和她怀中6个月大的孩子都被击中头部,二人遗体在事发住宅之外一条沟里被警方发现。随后,警方在事发住宅门口发现一名死者,又在住宅内发现两名死者以及一名男性伤者,他随后在医院不治身亡。

  2023年1月8日,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的政策正式开始实施。一天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对媒体表示,全国主要城市,正在度过或已经度过感染高峰。

  1月16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西车辆段的货车检车员对全段列车及中欧班列加大检查、检修、安全巡查力度,确保列车运输安全。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17日电 (刘文文)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团队协作,引起连锁反应,促进灵感迸发。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该院装备体系设计创新团队成员,围绕装备现代化展开热烈讨论。近期,他们将讨论成果融入课题研究,上报的决策咨询报告受到重视。

江维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