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助力绿色未来 新能源汽车发展后劲十足

来源: 观察网
2024-06-27 12:29:02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到2030年有望达8000万辆;今年1至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92.6万辆和38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7%和32.5%……

  “实践证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关键在于顺应客观规律、充分尊重市场竞争、坚持在开放中求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新发展理念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引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充分的市场竞争也锻造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

  巴西—中国企业家委员会专家图利奥·卡列罗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奥秘在于“中国已不仅只是生产者,还是创造者”,不仅是“中国制造”,还是“中国设计”。中国汽车受到消费者青睐,尤其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符合巴西能源转型的需求。

  中汽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51.9万辆,同比增长13.7%。新能源汽车产销和汽车出口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中国品牌也继续保持良好表现。

  今年以来,汽车市场政策利好不断,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中,财政部下达2024年财政贴息和奖补资金,用于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预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门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助力新能源汽车开到老乡家门口;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明确,金融机构可自主确定自用新能源汽车等的贷款最高发放比例。随着相关政策加快落地、持续发力,将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持续走高,充电基础设施正在加速完善。

  李超介绍,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992万台,同比增长56%;其中,公共、私人充电设施分别达到305万台、687万台,分别增长46%、61%,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放眼全球,绿色低碳是大势所趋,这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前行的新动能。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在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全球对绿色产能的需求远远大于产出。

  “2024年我国新 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有望达到1300万辆,增速约40%,在乘用车领域的单月渗透率有望超过50%,迎来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说。

  具体到转债方面,中加基金建议,短期内理财赎回的影响在1月仍不能忽视,中长期来看2023年经济修复预期不断走强,转债有望跟随权益出现结构性行情。建议结合行业热度精选个券,关注兼具绝对价格空间和正股弹性平衡型品种。

  中国青年报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则说到,春节前资金面预计边际收敛,但总体仍保持宽松,“弱现实”下,预计利率仍保持窄幅震荡,但同时需警惕债市拐点早于基本面拐点到来。2023年经济修复是大概率事件,利率中枢整体上行,债市beta机会较少,注重结构机会。

  修订草案总结近年来慈善参与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经验,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出现的突出问题,吸收地方立法中的好做法,与正在审议的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草案协调衔接,系统规范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慈善活动。为此,修订草案新设应急慈善专章。

  国信资本所持公司股票减持不受上述限制,计划自主减持,减持上限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54%。

  “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前途命运,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尽全力解决好这一问题。”李巍委员分析指出,大学生就业难有几个主要原因:一是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和需求比例严重失衡,劳动力市场明显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二是高等学校的发展还不完全适合市场经济要求。高校改革滞后、盲目扩张、追求规模、没有特色的现状,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三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学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不够。四是大学生本身存在一些严重的就业观念偏差,期望值跟现实差距比较大。此外,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设置了很多门槛和条件,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压力和困难。

林佑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