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口岸今年查验出入境旅客突破200万人次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06 02:02:19

  中新网厦门6月5日电(杨伏山 付佳萍)今年以来,随着出入境政策的调整和一系列免签政策的落地,厦门口岸出入境旅客数量持续攀升。

  官方统计显示,截至6月5日,厦门口岸今年累计查验出入境旅客数量突破20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110%,较去年提前3个月突破200万人次“大关”。其中,空港方面,出入境旅客近 149万人次;海港方面,厦金“小三通”航线出入境旅客46万余人次;完成“地中海号”邮轮以厦门为母港春季航线14个航次的运营,出入境旅客5.6万余人次。

  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互免签证协定生效,中国与新马泰等多个国家迈入“免签时代”,部分国家和地区也对中国公民实行落地签等便利,许多中国公民利用春节、清明、五一等假期去周边国家旅游、探亲。

  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居民经厦门口岸出境仍以前往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主,其中前往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的居前三位,达15万人次。

  厦门边检总站高崎边检站边防检查处处长陈锦来说,厦门口岸业务形态多元,有着丰富的空港国际航线、厦金航线以及国际邮轮航线业务。以高崎国际机场为例,今年以来口岸陆续恢复、加密厦门往返菲律宾、新加坡等国际航线,口岸整体呈现航线密集、航班架次多、上座率高等特点,航班班次的日渐频繁为广大内地居民跨境旅游、探亲等提供了更多选择,出入境客流攀升态势较为明显。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自3月31日全面执行夏秋航季航班计划以来,截至目前,共开通国际(地区)航线25条,其中包含5条地区航线、10条东南亚航线、4条东亚西亚航线、6条洲际航线。

  随着国际人员互访、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国的“免签”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容。从入境情况来看,今年以来共有17万余人次外国人从厦门口岸入境,同比增长超235%,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有6万余人次,约占所有入境外国人的35%。

  除出入境旅客达200万人次外,厦门口岸国际中转业务也保持高增长态势。截至6月5日,24小时直接过境旅客免办边检手续便利措施已惠及超过110个国家(地区)超3.8万余人次,单日中转客流峰值突破500人,在今年同步实施此便利措施的5个新增机场口岸中排名第二。高崎边检站还为1.5万余名入境旅客提供144小时、24小时过境免签服务,便利的政策措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客从厦门口岸过境、中转,有效助力厦门建设更加高效顺畅的对外开放通道。

  随着端午假期临近,厦门口岸出入境客流明显增加。高崎边检站预测,端午期间厦门口岸出入境旅客预计将达4.2万人次,日均客流量1.2万人次左右。(完)

  春耕正忙,与此同时,粮食购销领域的反腐行动也在持续深化中。相关专家对此表示,粮食购销腐败是近年来问题线索集中、案件高发多发、群众问题反映较为集中的领域,当前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存量尚未见底、增量还在发生。

  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也发声反对美菲加强军事合作。《马尼拉时报》称,杜特尔特日前接受采访时强调“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他警告,EDCA将令菲律宾沦为美国的“战争平台”。近来,菲律宾卡加延省和伊萨贝拉省省长公开反对扩大EDCA,警告说此举将导致与中国发生不必要的对抗,并失去来自中国的投资。

  尹锡悦一下子惹恼邻近两个大国的言论,引发韩国舆论哗然一片。《韩国时报》20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尹锡悦将于4月24日至30日对美国进行为期7天的国事访问。相关表态可能是尹锡悦精心策划的“投名状”,希望主动向美国示好,以期获得“利益交换”。

  在此次澳大利亚访华团中,还包括一些专门为中企投资澳大利亚提供服务的律师事务所。《澳大利亚人报》援引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和悉尼大学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去年在澳投资增长143%,达到14亿美元,是6年以来的首次好转。成交的项目包括中国宝武钢铁投资10亿美元,与力拓集团组建合资企业,开发西澳州皮尔巴拉地区的铁矿石项目。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亚洲与国际市场负责人弗格森表示,中国对澳投资迎来拐点“与澳中关系正在稳定和改善的感觉不谋而合”,“两国间的贸易非常强劲,投资增长也非常积极”。

  而从国家层面来看,如“萨德”入韩事件、海域划界和中韩渔业纠纷等都会影响韩国民间的对华认知。詹德斌认为,一些韩国民众错误地将中韩实力对比和相互依赖的结构性变化、新冠疫情的全球流行以及朝核问题久拖不决等问题归罪于中国。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韩国民间对华认知出现偏差的根源在于中韩实力对比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数据显示,中韩建交前一年(1991年),韩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中国GDP的86%。在与中国的对比中,韩国人的这种优越感是不言而喻的。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20年韩国GDP规模下降到只是中国的1/9,仅相当于中国广东省的规模。

  反腐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彭新林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真正的“股神”是熟悉市场规律,了解市场行情,凭借专业知识或者经验,通过投资获得相应的收益。

杨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