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耕地面积连续3年实现净增加

来源: 发展网
2024-06-26 16:18:07

  中新网合肥6月26日电 (储玮玮)记者26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安徽省耕地面积超过8340万亩,较上年增加约20万亩,连续3年实现净增加。该省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较上年下降5.5%;省级以上开发区建成率、工业固投强度、工业亩均税收同比分别提升4.6%、5.4%、6.0%。

  安徽省获批全国首个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省以来,该省围绕“一降两挂三提升”改革目标,系统谋划、勇于创新,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方成介绍说,安徽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健全完善“规划管控、计划调节、标准控制、市场配置、政策激励、监测监管、考核评价、共同责任”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落实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要求,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优化“三生”空间布局。聚焦项目用地“一件事”,健全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制度。

  从经济、社会、生态和管理等4个维度设置8项指标,创 建土地效益评价体系,作为评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核算的主要依据。同时,以重大建设项目不占、少占耕地为切入点,探索建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全程包保服务机制,把节约集约用地理念贯穿在规划设计、选址选线、土地供应、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等项目全生命周期,采取多部门会商、多方案比选、多效益权衡,从源头上破解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占用耕地比重高的难题。

  此外,推行项目用地预审选址综合论证,实施“用地清单制”“标准地”供应和“双合同”监管,实行用地计划指标分类保障,让亩均效益高的项目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优的土地要素保障。在优化产业园区空间布局方面,合理布局“三生”空间,促进园区空间节约高效。优化单元配置,强化规划条件管控,健全产业准入标准,加强土地立体空间利用,提高单元用地效益。(完)

  此外,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廖文波教授、凡强副教授课题组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郭微教授课题组在广东省丹霞山的植物资源进行联合调查时,发现了一个与鸭跖草本种非常相似但又存在明显不同的种,经过深入研究确定该种为鸭跖草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丹霞鸭跖草。

  伦敦大学学院应急计划与管理教授大卫·亚历山大表示,由于遍布土耳其和叙利亚的废墟数量庞大,最终的死亡人数可能要过数周才能确定。

  “我家种了2亩果园,我把水果拉倒莎车县去销售,路上时间短了,新鲜水果很快就卖出去了。”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阿都克阿勒迪村村民艾科拜尔·喀斯木说。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9/19/10928665225929946487.jpg" alt="" />

  据悉,该基金共有3亿元规模,其中国资和政府背景的出资共1.25亿元,“‘浚势基金’主要为了匹配落户到试验区的人工智能企业,在他们需要投资的时候,我们就会考虑给予资金支持。如果他们还需要更多资金,我们还会引入更多银行和其他基金来积极协助做对接。”

  “我们也反复劝说爸爸不要这么认真,待在家里休息,或者多带带孙子。可他总是说,他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做在长江上‘捡垃圾’的活,看到长江干干净净的,心里就开心。”宋华坤的儿子宋亚亨说,拗不过倔强的父亲,做子女的只能顺着他的心意。

甘铁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