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全国知识产权研究网络目前有近200家机构约6000人队伍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27 03:07:36

  中新网北京6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目前全国各地共有各类知识产权研究机构近200家,构建了相互联系、多方合作的全国知识产权研究网络,形成一支约6000人的知识产权研究队伍,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国家知识产权局6月25日在北京举行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专题发布知识产权人才工作最新进展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国家知识产权 局人事司司长张志成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和鼓励地方智库建设方面情况时,发布了上述数据信息。

  张志成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着力打造多层次知识产权智库体系,健全完善以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引领,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为两翼,各领域特色智库为支撑,各方面知识产权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智库体系。同时,充分发挥智库作用,持续推进高端智库和特色智库专业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高端智库建设方面,不断强化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引领示范作用,一是优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队伍结构;二是完善专家咨询委员会运行机制,建立智库的专家建言机制;三是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四五”以来,委员们累计参加各类知识产权工作700余项,涉及委员近1200人次,在知识产权法治保障、转化运用、公共服务、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文化传播等方面建言献策,全方位支撑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工作。

  2024年3月成立的第五届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由48名知名专家组成,其中两院院士9名,专家来自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版权、商业秘密、反垄断等知识产权各领域,新吸纳了一批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新领域新业态,以及芯片、高端制造、中医药等领域的专家。

  特色智库建设方面,围绕专业化、特色化推动知识产权特色智库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专业型特色智库建设,突出领域、专业特点,组建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数据知识产权工作指导专家组、地理标志产品专家审查委员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库等特色智库,汇聚各领域专家超500人,各地也围绕高端装备、石油石化、陶瓷、技术转移、知识产权金融等领域,组建一批知识产权特色智库;二是发挥特色智库的优势作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围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点问题、纲要规划实施监测等开展指导咨询工作,建设8家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

  “十四五”以来,知识产权各研究基地共完成各类研究近百项,报送政策咨询专报多篇;数据知识产权工作指导专家组积极参与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制定的指导论证;地理标志产品专家审查委员会助力开展地理标志产品技术审查,新批准地理标志产品121个;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库为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海外维权指导服务,累计指导企业海外维权1600余次。

  张志成表示,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继续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更好发挥高端智库和特色智库作用,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保障。(完)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关于调整2023年初中体育与健康测试项目的通知》,明确在2022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所参加的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评价”中,<strong>第一学期日常参与情况考核(1分)、第一学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15分)均按满分赋分,不再组织考核与测试</strong>,其他仍按《内蒙古自治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评价实施方案》执行。在2020年秋季入学的九年级学生所参加的<strong>中考体育考试中,各盟市要充分考虑疫情影响因素,对测试内容中运动负荷较大的项目进行适当调整</strong>,具体办法由各盟市自行确定。

  据报道,自开展重点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以来,绵竹市纪委监委共查处问题189个,立案8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9人,组织处理113人,其中留置6人,移送司法7人,追回资金2528.8万余元。

  王素称,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扬沙仍能被大风从未改造的沙漠中带起,在高空环流的带领下席卷我国北方。我们需要认识到,沙尘暴不能被根治,植树造林也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终极方案,不能百分之百解决我国的沙尘问题。防护林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科学治理仍然需要持续推进。

  此前较长时间内,一些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存在“重发展、轻监管”“重发展、轻风险”等问题。本轮改革调整和剥离了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金融发展、招商引资等职能,避免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strong>防止不法之徒利用央地监管缝隙进行制度套利</strong>。

  详戳→<a href="https://weibo.cn/sinaurl?u=https%3A%2F%2Fwww.guiyang.gov.cn%2Fzwgk%2Fzwgkxwdt%2Fzwgkxwdtjrgy%2F202302%2Ft20230203_78085372.html" target="_blank">https://www.guiyang.gov.cn/zwgk/zwgkxwdt/zwgkxwdtjrgy/202302/t20230203_78085372.html</a>

  何延哲指出,破解版App的开发者,不可能抱着做慈善的心态,一定是有其牟利的手段,装上这样的软件,手机肯定不再安全,久而久之,不光是个人信息泄漏,还可能涉及到账户安全,通信秘密,以及可能被精准诈骗。在手机使用如此普遍的情况下,用户一定要警惕手机中的诈骗和盗取个人信息的隐秘手段。

项家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