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北”工程攻坚战已完成造林种草约4000万亩

来源: 发展网
2024-06-07 20:00:29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王梦瑶)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6日召开“三北”工程攻坚战视频会。会上透露,目前中国“三北”工程攻坚战已开工重点项目56个,完成造林种草约4000万亩。

  “三北”工程是指在中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过去一年,中国在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775个县谋划68个重点项目,规划综合治理和成果巩固任务7.4亿亩 。

  防沙治沙瓶颈的破解离不开科技创新。国家林草局成立“三北”工程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部设立2个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加强“三北”防护林稳定性与生态功能提升研究;联合共建“三北”地区生态系统监测体系,组建由93个生态站构成的观测网络。

  <strong>【赏析】</strong>

  这两个实例说明,三年疫情之后,市民的旅游观念和出行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既体现在对旅游意义的认识上,也体现在旅游体验需求方面,同时,还体现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

  昨天23时50分,K4258次列车从四川达州的宣汉车站缓缓驶出,这是今年加开的首趟秦巴山区“点对点”务工专列。这趟列车途经宣汉、万源、紫阳等几个川陕劳务输出大县,从秦巴山区开往长三角地区,被老乡们称为“致富专列”。自1999年至今,专列已开行25年,累计为156万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出行服务保障。

  以生态为引线,两区的合作还扩展到医疗、教育、人才培养等多个公共领域。门头沟区还承接西城区的产业外溢,招引符合该区功能定位的重点项目与重点企业,推动实现共富。

  “家乡美不美,先看水。”余准回忆,由于农田废水、秸秆乱抛、水草长期没清理,村里的送水河曾经淤堵过。2022年,沙集镇铁腕治污,投资400多万元开展源头治理、实施农田退水等项目,努力创建小秦河、送水河、汤杜大沟、小施河等4条生态河道。环境好了,水清河畅,余准笑着说,“现在是鱼儿跳、野鸭闹、水变清、民众笑。”

  医疗机构提供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时,应当根据核准的诊疗科目,公示各专业不同级别出诊医师的数量与出诊时间。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务人员出诊管理,依照门诊患者病种分类和特点,合理安排各专业不同年资医师出诊;并针对地域、季节特点,结合号源使用情况,动态调整出诊单元数以及单元接诊人次,合理配置门诊人力资源。

陈文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