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推动与东盟共建共享“数字丝路”

来源: 房天下
2024-06-03 13:34:59

  【东盟专线】广西推动与东盟共建共享“数字丝路”

  中新社南宁12月17日电 (林浩 王伟臣)12月17日,在位于广西南宁市的中国—东盟信息港数字经济展示中心,显示大屏上播放着广西边境口岸繁忙的实时通关画面,一旁不断增长变化的各类交易数据,彰显出中越经贸往来的热络。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东信)是经中国国务院批复成立的平台型信息科技公司,该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鲁东亮近日接受采访时介绍,中国东信着力推动面向东盟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围绕东盟的3条国际海底光缆和12条国际陆地光缆,以及穿越中南半岛到缅甸威双海缆登陆站的穿境光缆。

  “以前,跨境贸易各系统信息不互通、业务办理手续繁琐,通关效率受限。对此,我们建设运营中国—东盟‘商贸通’数字平台,实现边民互市当天交易并通关。目前,该平台累计交易金额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鲁东亮说。

  中国东信还与东盟国家开展近20个数字经济项目合作。其中,智慧政务办公系统服务老挝多个国家部委;数字多媒体智能平台为印度尼西亚2.7万所寄宿学校提供智慧教育服务。

  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广西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3年)》显示,近年来,广西推动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合作不断深化。

  当前,北斗技术面向东盟的应用场景正加快落地,中国—东盟跨境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已在柬埔寨、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进行示范应用;跨境道路应急救援服务项目网络覆盖泰国全境。

  此外,广西积极推动与东盟跨境电 子商务合作,跨境电商物流网络覆盖中南半岛,初步建成面向东盟的“快货圈”。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厅长杨春庭介绍,近年来,广西主动对接《东盟数字总体规划2025》,支持数字经济企业“走出去”,为东盟电子支付、远程医疗、数字金融、智能物流、数字惠民等民生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成功打造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雷小华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启动,数字经济已成为深化区域合作的重点领域,发展潜力巨大。

<strong>  文化主题活动厚植家国情怀 传承传统文化</strong>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7/83/13145402092442330763.jpg" alt="" />

  后来,胡昆伟才从同事口中了解到,在他眼中“不够酷”的检修列车综合作业平台2018年才投入使用,是高铁接触网检修设备和技术发展的重要见证。正是这个作业平台让曾经“像蜘蛛侠一样飞檐走壁”式的检修方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新华社记者李宁

  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增加了游客的文化体验,为非遗“活”起来开辟了新路径,更带动了文旅市场稳步复苏。

  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小学千禧莱茵校区学生 彭丽云:我们对五谷杂粮的认识更直观了,而且我们都种了小菜苗,知道了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还了解了二十四节气。

李正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