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社工 做戒毒人员的“摆渡人”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6-26 21:00:56

  

  6月2日,彩虹禁毒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周口店开展纪念“6·3”虎门销烟185周年暨“禁毒志愿+”禁毒宣传月主题活动。

  

  6月20日,段文强为北京经贸职业学院的学生们上科普课。
本版图片/受访者供图

  北京房山专职禁毒社工段文强有种感觉,人染上毒品和自身朋友圈有很大关系,“一开始只是对毒品有一点好奇心,但被常年混迹于灰色地带的‘哥们儿’一带,就成瘾君子了。”

  在他所负责的辖区内,戒毒人员年龄多在35岁左右。这些成年人要摆脱自己原先的社会关系并不容易,个别人原本打算戒毒,但忍不住和原先的“哥们儿”再次交好,于是又复吸。

  要让戒毒人员重返社会,就要帮他们建立新的社会关系。段文强说,他们需要新的朋友,而禁毒社工就是最合适的新朋友。

  为了帮助更多戒毒人员,段文强在2019年成立了彩虹禁毒志愿服务队,目前已有1300余名志愿者加入,成功帮助近60人戒掉毒瘾。在他看来,吸毒的人只是暂时迷途,禁毒社工应担负起“摆渡人”的角色,在他们身上多投入些真情实感,帮他们重回生活正轨。

  入行7年 慢慢总结出工作方法

  在没进入禁毒行业以前,段文强对毒品了解不多,只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以及毒品对人身体有害处。家人“谈毒色变”,不同意他入这行。他内心也有些纠结,担心做这行会给身边人带来危险。

  “其实很多人都对吸毒人员有些心结,这很正常。”驱使段文强最终入行的,是他想换一个新的活法,他想尝试新的可能性。他曾在部队服役五年,早已磨炼出些胆气。在他下定决心后,家人也同意了。

  身体枯瘦,眼睛无光,注意力不集中,这是段文强刚开始接触吸毒人员时对他们产生的印象。毒品对人体损伤之大,头回让他有了实感:一个40岁出头的农村庄稼汉,只有不到一年的吸毒史,就瘦弱得不像样子了。

  每次去戒毒人员家里做工作,段文强总要隐藏自己专职禁毒社工的身份。对大部分戒毒人员而言,“染上毒瘾”不是件光彩的事,一旦让邻里街坊知道,有可能引来更多异样的目光。

  在段文强的辖区内,染毒的几乎都是男性,他们从学校毕业后在城市里成为自由职业者、装修工人、修理工、酒吧餐饮从业者等,结识了一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哥们儿”后,生活逐渐偏离了轨道。

  在段文强看来,很多人染上毒品就是出于好奇或好面儿。比方说和一群“哥们儿”坐着聊天,有一个人鼓动“玩点儿刺激的吧”,其他人再怂恿说“我们都玩了,你玩也没多大事”,还有一些人故意说句“你是不是不敢玩”。这样一来二去,就把人带进了毒品圈子里。

  随着对辖区和毒品知识了解得越来越多,段文强慢慢总结出了一套工作方法。他常去戒毒人员家里串门,陪他们聊天,帮助他们摆脱毒瘾,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和法律服务。从业7年,他接触了很多戒毒人员,最为珍贵的是,他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处成了朋友。

  登门拜访 以朋友身份接触戒毒人员

  石天(化名)曾是段文强的帮扶对象。他本来家庭生活美满,2018年初在KTV中因好奇接过他人递来的毒品,由此染毒,之后被人举报并被警方抓捕归案,被责令社区戒毒。

  段文强第一次见到石天时感到很震撼,这才吸毒没几个月的人,怎么会沧桑成这个样子?他记得石天当时脸色暗黄,面容褶皱,还有脓包,说话都让人听不清楚。“他不好意思看我,但是我能从他的表情和神态中感觉到他对染毒是愧疚的。”

  熟悉起来后,段文强了解到,石天因染毒导致家庭破裂,已经上初中的女儿不理他,甚至因此产生了很重的自卑心理,性格变得内向,不再喜欢和人说话。这让石天感到深深的自责。

  为了和女儿重归于好,石天曾下定决心戒毒,但坚持了七个月后,又和从前的“哥们儿”联系上并复吸。段文强得知后内心无比愧疚,感觉是自己工作没做好。

  经过一番考虑,段文强决定先撇开工作名义,以朋友的身份登门和石天聊聊。为了照顾石天的自尊心,他不向邻居介绍自己的身份,也不在他家人面前讨论戒毒的事,只和石天坐着一块儿喝茶,聊双方的成长经历和爱好。有时候,见到石天家里需要打扫卫生了,他就拎起笤帚把屋内外扫个干净。

  得知石天心里最在乎女儿后,段文强建议他大胆尝试,以朋友的身份和女儿沟通。段文强也多次找石天的女儿聊天,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经过一些日子,石天尝试与女儿交流,女儿终于接受了决心戒毒的父亲。在家人和段文强这个新朋友的帮助下,石天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思路日渐清晰。段文强今年再见到他时,发现他像换了一个人。段文强说:“如今他面色红润了很多,性格开朗起来了,还做起了小生意。”

  段文强说,像石天这样戒毒康复后步入生活正轨的人还有很多,在去年房山遭遇强降水期间,他带着彩虹禁毒志愿服务队的十多名志愿者去一个受灾的戒毒康复者家里清淤。段文强记得,志愿者们干完活后,他瘦削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和志愿者们一个个握手道谢。“我能感觉到,他心里很感动,有很强的重建家园的愿望,有好好活下去的愿望。”段文强说。

  成立服务队 43人戒毒后成为志愿者

  “给戒毒者一个机会,他们也会很棒。”段文强说,曾有一个戒毒康复人员申请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在一次垃圾分类志愿活动中,此人一点都不比其他人干的活少,甚至顾不上戴手套,直接用手将厨余垃圾里的塑料袋分拣出来。段文强在旁边看着,内心很受触动。

  彩虹禁毒志愿服务队成立五年,已有1300余名志愿者加入,他们中有民警、老师、医生、社工、学生等,累计进行了400余次志愿服务,走进130余个戒毒对象家庭,成功帮助近60人戒掉毒瘾,转化43名社区戒毒人员成为志愿者。“彩虹象征着美好,而且彩虹只有在雨后才会出现,这就像戒毒成功一样,经历了挫折 才能达到想要的目标。”段文强说。

  彩虹禁毒志愿服务队的活动经费多是自筹,有时候也会得到政府支持。他们每年去农村、社区、机关单位、学校、景区等场所,开展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有奖问答、发放宣传手册等活动。

  像段文强这样扎根社区的专职禁毒社工,分布在全国数万街道乡镇,他们提升了我国禁吸戒毒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国家禁毒办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正在执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23.3万名,戒毒康复执行巩固率达到85%以上。

  国家禁毒办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我国在积极转变戒毒工作理念,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教育、感化、挽救吸毒人员,常态化开展“平安关爱”行动,充分运用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戒毒、社区康复、维持治疗等措施,建立生理脱毒、身心康复、就业援助、救助服务一体化的戒毒康复体系,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戒毒康复平台,最大限度减轻毒品的社会危害。

  在学校宣讲时,段文强总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在一个多小时的课堂上,学生们的眼睛始终盯着课件上的图片及段文强手中的仿真毒品模型,课后会有家长打来电话,告诉他孩子回家就讲毒品的种类和危害。段文强知道,禁毒宣传的目的达到了。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近日,一则“国企领导与小三牵手逛街”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有知情人士透露,该视频中的男子疑似寰球工程项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胡某勇,与其牵手的女子并非胡某勇妻子,并且两人在同一单位任职。

  据龚贺的同事向张凯转述,他被送到医院之后,体温是42摄氏度。医生说“送来晚了”,死因是“热射病”。“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患者体温会迅速升高,高达40摄氏度以上或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意识障碍等症状。

  金融管理部门当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处以罚款(含没收违法所得)共计超71亿元,其中支付宝处罚约30亿元;对腾讯集团旗下机构财付通处以罚款(含没收违法所得)共计近30亿元。

  北京日报客户端此前曾报道,部分骑手根本不知道还有“高温津贴”。昨天跟随检查时记者也发现,虽然饿了么和美团都在高温天气里向骑手发放一笔类似高温津贴的费用,但名称各异。劳动监察人员对此提醒:“高温津贴要单项列明,如果混在其他工资里,骑手们可能不知道哪一笔钱是高温津贴。”

  <strong>问:日前举行的北约维尔纽斯峰会发布联合公报,称中国的野心和胁迫性政策挑战北约的利益、安全和价值,称中国构成“系统性挑战”。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strong>

  2019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陆续对相关平台企业旗下的支付机构、商业银行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对美团金融、滴滴金融等企业旗下的8家支付机构进行过处罚,也曾对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4家商业银行开展执法检查并予以处罚。

陈映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