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积极布局发展低空产业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30 13:03:24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8日电(史玉江)低空产业具有创新引领、绿色低碳、跨界融合等特点。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低空产业,对发挥新疆资源禀赋优势,实现地区高质量发展等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当前,在全国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背景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新疆兵团)积极布局和创新发展低空产业。

  打造通航产业集群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地域广阔,空域资源丰富,农林植保、航空物流、低空文旅等领域发展势头强劲,潜力巨大。

  新疆兵团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劲近日表示,通用航空业具有产业链条长,服务区域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发挥巨大作用。

  他介绍,新疆兵团已将航空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建设国内领先的航空教育研学基地、国产航空装备试验试飞基地、航空物流基地、飞机拆解回收循环利用创新基地、航空运输联动新型基地、航空配套产业基地“六大基地”为抓手,正全力打造国内领先的通航产业集群。

  “凭借低空优势,第八师石河子市通航装备制造产业园及第十二师乌鲁木齐通航产业园正在建设中。”张劲说,鸿雁大型无人机、新疆浙航直升机制造等重大项目先后落户新疆兵团,通用航空“六大基地”建设正持续推进。

  张劲称,新疆兵团当前正在打造大型无人机研发制造基地。规划建设中的第八师石河子市通航装备制造产业园,将涵盖无人机系统及载人通航飞机研发、生产制造、定检维保、配套系统研制等。

  石河子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李铁兵介绍,该市正与中国民航大学等合作,将建设的“中国民航大学西北分校”纳入教育部课外研学体系的航空研学基地,初步建立“学历教育—职业培训—飞行培训—资质考试”全流程航空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根据规划,石河子花园机场将建成北疆地区航空物流集散中心、新疆区域新型航空物流基地,为开展国际航空物流业务提供保障。“我们与中国邮政合作,设立进疆邮件业务区域分拨中心;与中通快递合作,在南北疆各开辟一条无人机货运航线,并在石河子设立国际航空货运中转基地和前置仓。”李铁兵说。

  拓展低空产业场景应用

  张劲 说,目前,新疆兵团低空产业主要应用场景包括飞行培训、航空喷洒、人工影响天气、航空播种、航空护林等。

  随着大型无人机应用场景和使用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将为新疆兵团低空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疆兵团正在加快建设航空应急救援地面保障网络体系,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航空医疗救护,在北疆的大型滑雪场设置直升机临时起降点,打造石河子市、阿拉尔市航空应急救援中心基地。”张劲介绍,新疆兵团正在拓展无人机在森林草原防灭火、自然灾害普查、物资投送、疾控应急维护等领域的应用。

  他说,新疆兵团将加快推动无人机智慧化、精准化农林作业,推动5G北斗导航、遥感和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实现通用航空农业数字化管理体系,开展植保飞防、草原播种、森林害虫防治,微量元素喷施等业务,努力将新疆兵团打造成为全国低空智慧农林生产示范区。

  同时,将通航短途运输纳入新疆兵团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计划在疆内开通乌尔禾到喀纳斯,阿拉尔到图木舒克,阿拉尔到库车等航线;构建新疆和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的跨省短途运输网络;探索开展覆盖中亚五国的商旅包机、医疗转运等通航短途运输服务。

  张劲表示,新疆兵团将加强通航企业与文旅企业合作,开展旅游专线旅游包机,发展城市重点景区的低空观光航线。“支持第一师沙漠之门,第六师千岛湖,第十四师昆仑山大峡谷等景区发展低空旅游。”

  “我们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着力构建立足新疆兵团、辐射全疆、连通中亚的低空经济圈。”张劲说。(完)

  据悉,本次活动旨在全面落实省、市关于稳就业和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锚定“双千双百”目标,推动创建“双示范市”取得新突破,吸引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回阜留阜就业,筑梦阜新、建设家乡。活动突出精准就业服务,组织全市重点规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参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行政管理、市场营销、机械化工、软件开发等领域的高质量就业岗位,满足高校毕业生多样化就业需求。

领略背后金融、航运、商业、外交等

  走进雄安新区高铁站枢纽片区2号地项目,该项目位于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西南侧的站前核心区域,作为雄安新区首批市场化项目之一,其定位为雄安新区高铁经济城市门户形象展示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自主创新产业承载区、区域金融产业和科创产业服务平台。

  杭州市民米安带着孩子观看了民俗表演,逛完了新春集市,看到了“财神”为沿街商户招财送宝,直言不虚此行。“前几天回了老家,这次赶在假期结束前来一趟,就是希望带孩子感受不一样的春节氛围、文化氛围,平时比较忙,春节假期可以多看看以前留下的传统和年俗。”

  “祝家大集每个集日客流量平均达数万人次,正成为文商农旅相结合的特色文化大集。”王洋说。

  1月22日,农历大年初一,一大早,年近60岁的护林员刘采法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济南东南部的佛峪林区,穿好迷彩服,仔细检查灭火器运转情况后,挎上工具包,开始了他的巡山工作。

颜志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