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卫】百余件商周青铜器在山西太原展出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6-13 15:36:17

  中新社太原2月2日电 (记者 胡健)百余件商代至西周时期的湖南青铜器2日在山西博物院展出,南北青铜汇聚三晋,诠释着中原文化与湘楚文化的异同,以及中原青铜文明的基因。

  以湖南宁乡炭河里为中心的湘江流域是中国南方商周青铜器埋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南方青铜文化之乡”。迄今,这里已出土400多件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青铜器,其中四羊方尊、大禾鼎、皿方罍等早已蜚声中外。

  本次展览通过“礼通三湘”“入‘湘’随俗”“依依湘楚”三部分,梳理出湖南青铜器的发展脉络,诠释着民族融合进程中的文化演变。

  伴随商王朝政治攻伐的进程,礼乐文明以青铜器为载体,从中原向四方传播,南至长江流域。地处长江中游的湖南地区出土有典型殷商风格的青铜器,见证了中原文化与湘楚文化之间的互动。商代兽面纹方尊、商代“癸冉”提梁卣、西周甬钟等,都体现着中原青铜文明的强大基因。

  展厅中央一件硕大的象纹铙,是湖南青铜器最典型的代表之一。该件器物通高103.5厘米、甬长36.3厘米、铣宽69.4厘米,是中国目前所见商代铜铙中体量最大的一件,被誉为“铙王”。

  据此次展览的文本负责人刘玉华介绍,铙是一种打击乐器,可用于祭祀、宴乐、军旅等场合,铙不仅是后世编钟的前身,而且还影响了周王朝礼乐制度和整个封建时代的音乐文化。此外,造型奇特而广受关注的商代兽面纹扁体筒形青铜觥与汨罗壶是首次离湘展出。

  商周到战国时期,湖南青铜器的主人,既 有中原的商人、周人、楚人,也有本地及周边地区的虎方人、荆人、扬越人等。随着楚人入湘、秦汉建立,湖南地区青铜文化逐渐与中原主流文化融为一体。战国楚国标准量器“燕客”铜量、反映秦楚相争的“中脯王”铜鼎等文物,见证了这一历史演进和文化融合之路。

  本次展览由山西博物院、湖南博物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长沙博物馆、岳阳市博物馆、宁乡市炭河里遗址管理处、汨罗市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汨罗市博物馆)共同主办,展期至2024年4月7日。(完)

  在西南政法大学,监察法学作为新兴的学科暂时还没有特定教材,但郑洪要学的东西比其他专业更广泛,既包括监察法、刑法、刑诉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等基本法学课程,还包括党内法规和调查实训。

  新冠疫情防控走过近三年。在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的背景下,会议在此时召开,自然备受关注。而此次会议也释放出多个重要信息。

  在高投入下,武汉队成绩却一落千丈,2020年赛季,武汉队的成绩非常不理想,在年底的超甲附加赛中,才以3:2的总比分,惊险战胜浙江队,避免了降级厄运。

  劳荣枝的辩护人提出,常州的犯罪事实是劳荣枝主动交代的,办案机关并未掌握,当初合肥判决也未予以查明,更没有起诉,劳荣枝主动交代办案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属于自首。

  医院主要职责是“医”,医学院主要是“教”,医学科学院是“研”。熊思东说,“过去集齐几只小白鼠、一个实验台、几架显微镜便可开展医学科学研究。现在医学研究需要大的研究队列和大数据支撑,甚至人工智能参与。”

  常昭瑞说,国外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原始株和关切变异株,这既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也可能与人群接种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及时干预治疗等因素有关,我国新冠重症及其关联死亡处于较低水平,这与我们积极的预防策略和统筹优质救治力量有关。

谢佳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