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 | “学习困难”门诊里的困难不止学习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6-03 13:59:50

  中新网北京6月2日电(韦香惠 张钰惠)与别的儿科门诊不同,首都儿科研究所(以下简称“首儿所”)的学习困难门诊显得格外安静。这里没有孩子因为打针而发出的撕心裂肺的哭闹声,也很少有家长因为排队不耐烦或者要安慰孩子而表露出焦躁不安。

  在漫长的就诊队伍等待中,一种微妙的气氛游走在那些等待叫号的父母与孩子之间,而作为医生的张丽丽,面对他们,最先想的是弄清楚到底难在哪里。

  主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困难门诊有个特点,就是“慢”。

  张丽丽是首儿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中心副主任医师,她出学习困难门诊时,给每个患儿问诊的时间,平均都在半小时到40分钟左右。

  一位在门诊前等待的父亲告诉中新健康,周末和假期的时候学习门诊很难挂上号,他只好和孩子妈妈一起在工作日请假带孩子来看。

  他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平时存在做作业慢、数学计算题正确率低、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听说首儿所有这样一个门诊,便带孩子来看看。

  在诊室里,中新健康注意到一叠厚厚的门诊病例。其中一份病例上主诉写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现病史包括“作业拖拉、磨蹭,家庭作业多数需家长陪伴,不会的也需要问家长或老师”“家中话多,有时插话,和家长脾气大”等。

  张丽丽告诉中新健康,大部分来学习困难门诊就诊的孩子都存在这些情况,医生作出诊断需要经过和孩子以及家长详尽的交流,这也是学习困难门诊慢的原因。

  具体来说,诊断过程就是寻找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排查影响学习表现的疾病,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学习障碍等进行诊断评估、干预指导、家长教育及药物治疗综合干预。

  “成绩不理想”不等于“学习困难”

  12岁的婷婷被妈妈从老家吉林带到北京看学习困难门诊。她的妈妈说,孩子平时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就是成绩跟不上,在网上了解到了首儿所有这样一个门诊,就找了个机会带孩子来了。

  婷婷看诊的时候医生给她开了相关辅助检查,包括智力测评、认知功能测试、行为学测试与评估及神经影像学等检查。

  张丽丽向中新健康解释,很多家长认为成绩不理想就是学习困难,这其实是一种误区。她表示,自2022年5月开设以来,首儿所的学习困难门诊每年接诊8000余名患者。学习困难是主诉,背后的原因有病理性的,也有其他方面的。

  从诊断情况来看,首儿所学习困难门诊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最为常见,约占三分之二,此外,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如阅读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情绪问题等也是被确诊的主要原因。不少孩子可能兼具两种或者几种病症。

  另外,还有因为成绩焦虑带着孩子前来就诊的家长。“有些孩子学习很好,但家长觉得他应该更好,家长的想法是‘你应该能到100分,为什么只考了90分?’”张丽丽无奈地说,学习困难门诊里不乏这样的家庭, 有的时候她会把家长和孩子分开看,先单独和孩子聊,再和

  张丽丽以百分制来说明,孩子的成绩达到60分以上,也就是知识内容能掌握一半以上,说明他不一定存在学习困难。“有些家长要求高,孩子也跟着焦虑,慢慢就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学习困难等,这个时候需要家长去调节自身的问题,对孩子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对症治疗

  弄清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后,下一步就是对症治疗,这也是特别不容易的一件事。

  要不要用药是最先困住家长们的问题。张丽丽介绍,当一个孩子被确诊ADHD之后,如果年龄在6周岁以下,建议进行干预训练,如果年龄在6周岁以上的中重度ADHD,医生通常会开出药物处方。

  “但治疗的药物不是万能的。多动症的孩子自我约束力、执行力不够,更加需要家长有耐心,急是急不来的。”张丽丽指出,多动症属于“慢性病”,治疗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治疗过程。

  另外,建立和睦的亲子关系也是帮助孩子走出学习困难的重要一步。尤其是对于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孩子来说,如果家长仍然不停施压,释放焦虑情绪,极有可能把孩子彻底逼到对立面,给医生治疗进一步增加难度。

  张丽丽说,来学习困难门诊的家长中有一部分从成绩是否提高来评估治疗效果,但实际上,儿童自信心、自尊心、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也是评估的重要标准。“家长心态比较好的,孩子往往预后较好;家长很焦虑的,孩子即使用药,效果也不那么好。”(完)

  在深圳,海关对从综保区与境内区外之间进出的法检商品试点分送集报模式,做到“批次出区、一次报关”,通关效率提升80%;在上海,海关全力支持民用航空产业发展,“一司两地”一体化监管模式落地生效,实现综保区内、区外两个基地分别加工、集成总装;在成都,海关通过实施“设备零配件便捷监管模式”助力企业做强做大加工制造业态,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值居全国第一。

  热情高涨,众多游客体验冰雪乐趣

  进一步为破解“卡脖子”难题发力。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频频遭遇“卡脖子”现象。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中关村当能够在全国率先发力,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国家战略攻关的“硬科技”方面,增强创新链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宏观政策是推动经济恢复、企稳向上的重要保障手段,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激励工具。2022年我国综合施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组合式手段并举。中国经济航船能在外部风浪的多轮冲击下保持平稳运行,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持续强化政策联动,一系列宏观政策靠前发力、精准有力、形成合力,不断巩固经济回稳向上的基础。经过应对内外部各种冲击挑战的实践,宏观调控举措更加丰富,政策储备工具更加充足,各方面准备更加充分。

  春节期间,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客流量比较大,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公司有恶意拉低赔偿系数之嫌

张祥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