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价回暖,贵州茅台连涨两日,食品ETF(515710)10日吸金近2000万元!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26 10:36:05

  继市场批价创新低仅一日后,散瓶飞天茅台酒昨日(6月25日)迎来了反弹。其中,散瓶飞天茅台涨至2150元/瓶,较前一日上涨70元;原箱飞天茅台涨至2450元/瓶,较前一日上涨30元。此外,昨日,贵州茅台收盘价为1486.65元,连续两日上涨。

  另外,近日有市场消息称,12瓶装飞天茅台即将取消投放,飞天茅台开箱政策也将取消。部分茅台经销商还收到了2015年陈年茅台、精品茅台暂停发货的通知。此举被业内解读为茅台稳价的有力举措。

  同时,中国酒业协会也疑似发声力挺茅台。昨日,中国酒业协会公众号发布《中国名酒的“黄金20年”才刚刚开始》,文中表示:“做空名酒的,深深知道名酒的价值,深深知道‘名酒黄金20年’才刚刚开始;恐慌的,则是‘丛林’里的小鱼小虾。如果你们不恐慌,让那些幕后的‘做空者’们怎么重新洗牌、怎么重塑规则、怎么拿到更大的话语权和更大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贵州茅台以及吃喝板块的回调,吃喝板块场内热门布局工具食品ETF(515710)近日频频吸金,昨日再度迎来资金回流。数据显示,昨日,食品ETF(515710)获89万元净申购;且截至昨日,近5日中,食品ETF(515710)有4日获资金净申购,5日累计净申购额超1100万元;近10日,食品ETF(515710)有7日获资金净申购,10日累计净申购额接近2000万元。

  从估值层面来看,当前,吃喝板块估值仍处低位。Wind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收盘,细分食品指数市盈率为20.46倍,位于近10年4.11%分位点的低位,中长期配置性价比凸显。

  文中图片及数据来源于沪深交易所、华宝基金、Wind、雪球等,截至2024年6月25日。风险提示:食品ETF(515710)被动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2.4.11,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文中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基金管理人评估的该基金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适合适当性评级C3(平衡型)及以上投资者。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 :杨赐

  王贻芳指出,要从总体上推动稳定经费改革,就要从中央财政中额外划出一笔稳定支持经费,具体到如何落实,匹配给谁,怎么定义基础研究机构,不是任何一个部门可以单独解决的问题,需要在中央层面去统筹协调。本轮机构改革后,新成立的中央科技委员会或是一个解决经费问题的很好契机。

  高凌云说,美国官员时常在图书馆、研究中心举办的活动上传递这类“信号”,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能够以较小的政治风险得到外界的较多关注。这凸显出目前中美双方缺乏合作交流相关的机制性安排。高凌云认为,通常来说,比较好的方式是通过定期的会议来推动进一步的交流,“但这需要美方把改善中美关系当作长期性的安排去推进,而不是当作捞取政治资本的权宜之计。”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某基础研究所所长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目前,各类项目来源不一,都有各自管理部门,比如科技部、基金委等。研究所对科学家所在的课题组只有保障义务和财务管理责任,但因为项目不是自己选的,所里既没有资源、也没有权力对项目任务进行调整,同时也不对项目的缺失或对错负责。

  “去年和今年年初,西安新能源汽车独占鳌头,由此带动了整个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协同发展。”西安朝华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单元庄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年来,西安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方面不断突破,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鉴于CSIS多次对涉华议题捕风捉影甚至闹出笑话、诚信早已扫地,其炒作者几乎不加掩饰的政治用心世人看得很清楚,加政府应该很明白这次的报告究竟是怎么回事,稍有一定判断力的人都是不可能采信它的。但加拿大外交部门却基于不实指控煞有介事地召见我驻加大使,甚至还称考虑驱逐中国相关外交官,这番操作被西方媒体大量报道,事实上配合加反华政客以及华盛顿完成了一次对中国的抹黑攻击,人为制造出了一场本不该出现的外交风波,产生了恶劣影响。

  然而,在这种持续性的舆论聒噪声中,加拿大外交却做出了不该有的过激反应,再次暴露出其不成熟、不独立及不稳定的一面。起因是加拿大媒体近日又披露了该国安全情报局(CSIS)在2021年撰写的一份报告,在对“中方干涉加内政”老调重弹之外,还诬称有关中国驻加领事官员对一名加议员及其亲属实施所谓“威胁”。这让那几个已经声嘶力竭的政客和媒体如获至宝,在几个月的“坚持”后终于看到了把事情搞大的一线希望。

傅怡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