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原标题:立德树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深爱激情久久,“黄色网站下载”-mg1uWISJb7y-立德树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育人之本,在于培根铸魂。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拔节孕穗期”是禾谷类作物汲取养分、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也是决定这一年收成多少的重要时期,需要农人精心照料。处在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阶段,也是一个人一生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底塑形的关键时期,正确的引导和悉心栽培至关重要。

  当代青少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国家未来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放眼全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我国同世界的联系更趋紧密、相互影响也更加深刻。学校不再是象牙塔,也不是桃花源,而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

  2023年,我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作为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的后备军,如何补钙壮骨、固本培元?总书记明确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四个自信”,不仅有利于青少年更好地将个人成长目标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也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保障。

  2014年,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特别是要抓好青少年等重点人群。

  2016年,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他叮嘱教育工作者,不要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要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全面部署工作到深化教学改革,各地各校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经验做法。

  青少年学生从学校里的“思政小课堂”走向革命纪念地、博物馆、工厂社区、田间地头等“社会大课堂”;现场分享、深入交流、动情讲述、热烈互动,课堂形式丰富多彩;“大国工匠”、科学院士、模范代表、奥运冠军等一批批“编外思政课老师”以自身经历鼓舞“强国一代”矢志追梦。

  “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言犹在耳。中国落后挨打、受人欺辱的历史教训依然刻骨铭心。对于生在新时代,长在红旗下的青少年来说,历史或许遥远,但使命必然更加艰巨。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孙晓媛

  视 觉丨郝凤林

  校 对丨蔡纯琳 鲁杨 宋春燕 娄郝 李英卓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来源:央视网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历时504天、航行28000海里,你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不停靠环航北冰洋的壮举。你发起此次航行的初衷是什么?</strong>/Default.sht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