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非遗项目集中亮相三亚 展示海南特色人文风情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6-07 08:24:33

  中新网三亚6月6日电 (张月和)6月6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海南非遗宣传展示暨第四届三亚南山非遗节开幕。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木偶戏(文昌公仔戏)、海南椰雕、疍歌等极具海南特色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项目,展示海南特色人文风情。

  开幕式现场,两名木偶戏(文昌公仔戏)演员操纵木偶水袖翻飞,并用海南方言对唱戏曲,演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木偶戏(文昌公仔戏)”。有四十余年木偶戏(文昌公仔戏)表演经历的韩丹桂是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除培训教学外,她曾花费一年时间把自己平生所知的木偶戏(文昌公仔戏)相关内容整理成册,包括唱词、曲调、形象等,希望能为木偶戏(文昌公仔戏)的传承和研究留下更多参考资料。

  非遗市集上,一只栩栩如生的海南椰雕作品《玳瑁》引人注目。来自文昌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海南椰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黄良敏介绍,《玳瑁》长约85厘米、重约5.5公斤,由四千多块椰壳碎片拼接而成。黄良敏说,自己现今开设了一家椰雕工作室,结合文昌当地的航天旅游主题,自主设计椰雕作品,颇受消费者喜爱,也让更多人了解到海南椰雕技艺。

  “非遗承袭于过去,如何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和需求,是从事非遗相关工作的人长期以来思考的命题,此次活动展示了一些好的成果。”国家非遗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马盛德说,目前中国在非遗传承保护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未来要更加重视设计和生产在非遗创新型发展中的作用。

  本届三亚南山非遗节为期7天,还将陆续开展非 遗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非遗洗龙水嘉年华、非遗文创市集、海南黎锦·东盟服装秀等十余项文化交流活动。(完)

  <strong>辛敏超简历</strong>

  洋山港智能重卡项目首席架构师、友道智途智能驾驶中心副总经理张显宏日前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专访时表示,东海大桥至洋山港来回72公里的开放道路涵盖高速公路、隧道、码头等复杂场景,是目前全球最长的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场景。

  策划:马原驰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中国足协、中足联筹备组近期也在加紧研究联赛相关问题。关于俱乐部欠薪清偿进展程度、新赛季各级联赛的参赛规模、各级联赛球员注册与转会办法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得到明确。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 黄艳梅

  编者的话:“Z世代”通常指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人,也就是俗称的“95后”“00后”,他们已成为决定各国发展和影响国际交往的重要力量。日本媒体报道说,“Z世代”在中国超过2亿人,而在处于“少子化”的日本约有1800万人。日本官方近期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相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日本“Z世代”对华好感度最高。多位日本年轻人和两国关系观察人士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从历史、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对日本人看中国存在的“年龄温差”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强调,发展好两国“Z世代”的关系,就能把握住未来中日关系的走向。

许羽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