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徽喜鹊漫评:何以“以文兴业”?饱蘸大运河精神之墨

来源: 看看新闻网网
2024-07-02 13:21:14

  运载千秋,皖韵悠长。

  流淌2000多年、生生不息的中国大运河,是中国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传承者,既是水脉,更是文脉。

  在运河的涟漪中,我们仿佛能看见那古老的码头,商贾云集,舟楫往来,一片繁忙的景象。历史中的皖北,因运河而繁荣,因文化而夺目。

  今天的安徽,依旧把大运河安徽段当做文化瑰宝来守护,既探寻传承千年的文化基因,又升华独具安徽特质的运河文化气派。

  6月17日,柳孜运河遗址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现场,工人们挥汗如雨,施工紧张有序进行。未来,待工程全部完工,昔日大运河桥上“人流如织”、桥下“舳舻相继”的盛景,将于此“复活”。

  悠悠运河,历历千载。“活”起来的运河文化之于安徽,究竟意味着什么?“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征程上,安徽文明程度得以新提高,文化自信得以新升华,大运河文化是重要的源头活水。

  运河入皖,载“文”而来。历史深处流淌而来的大运河,在皖绵延约180公里,如今为这片文化厚土留下了唐宋时期的河道、河堤、石筑桥墩、道路等重要遗迹,出土8艘木质沉船等诸多文物,一件件珍贵的文化遗产揭示着江淮先辈勤劳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密码。

  新时代新征程,厚植运河文化,丰富徽风皖韵,激活“流动的文化”,接力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是每一位江淮儿女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深入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打造创新型文化强省。”以文兴业,安徽有的清晰的方向。厚植文化力量,擦亮徽风皖韵,当继续擦亮大运河这张文化“金名片”。

  文化强省纵使有千万种“强”的路径,而历史的厚重感是不可复制替代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征和优势。大运河之于安徽,这条流淌数千年的人工之河,不正是惊艳世界的文化亮点么?打开世界遗产名录,淮北濉溪县柳孜运河遗址、宿州通济渠泗县“入列”,颇受瞩目。

  我们无比自信:深沉而厚重的大运河文化,必然是安徽文脉重要组成,必然是徽风皖韵的精彩段落。我们无比清醒:大力推动文化强省,大运河文化是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有人问,“安徽什么时候能成为强省”?我们的答案是:文化不强,就不是真正的强!强省建设,文化尤需加速崛起。

  畅水运、兴文运。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站在历史的时空坐标系中,更觉时间的分量,文化的厚重。也正是怀着一颗对运河文化瑰宝的敬畏之心、喜爱之情,江淮儿女不断挖掘和传承大运河文化,从考古勘探到遗址保护再到博物馆建设,从高规格举办运河文化节暨高峰论坛,到举办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展……一步一个脚印,洞穿着文化的本质,搭上了发展的快车,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在江淮摇曳动人。

  千年已逝,“皖风”拂过。如今,谈起大运河,更觉其像是一条启润心智的文化纽带。保护文化遗产,再绘古老大运河“皖美画卷”,就要让水脉长流、文脉 常新,让大运河绽放时代风貌。

  相传台东地区早年常出现传染疾病,民众在元宵节迎接“寒单爷”(也称“邯郸爷”)原是希望鞭炮的烟尘驱散疫病。这一民俗活动也延续了下来。

  就在1月9日,泰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长阿努廷、泰国交通部长奇乔布,以及旅游与体育部长皮帕也一同到机场接机,欢迎开放后的首批中国旅客赴泰旅游。

  当日首届杭台公望团圆节上,公望两岸圆缘园二期签约10余个项目,投资额约2600万元。

  “元宵节恰逢庙会,来到这里真的让我体会到了辛弃疾笔下的‘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手提花灯,身着汉服的游客秦珍珍告诉记者,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南昌人,绳金塔庙会是儿时记忆,每年都十分期盼庙会的到来,今年新翻修的历史文化街区以及浓厚的春节氛围再次刷新了自己对绳金塔庙会的期待。

  在福州市梁厝历史文化街区,马祖乡亲们参与两岸民俗文化互动,畅游文创市集,感受两岸非遗手工艺品魅力。“两岸的民俗文化一脉相传、同根同源,共同的民俗让我们团结在一起,希望继续密切交流合作,加深感情。”中国国民党马祖党部前主委林佑兴说。

  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显示,2月4日,国家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运输货物1064.1万吨,环比增长0.52%;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530.71万辆,环比下降5.64%;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926.1万吨,环比增长0.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9万标箱,环比下降4.6%;民航保障航班13873班,其中货运航班461班,包括国际货运航班326班,国内货运航班135班,环比下降3.3%;邮政快递揽收量约3.29亿件,环比下降3.8%;投递量约3.72亿件,环比下降0.3%。

林冠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