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华章】习言道|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

来源: 证券之星
2024-06-03 08:17:30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春运期间,几千组动车组飞驰在祖国大地上,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捷。随着高铁技术的不断进步,动车组维护方式也较以往有了更多的变化。

  吊车来回穿梭,施工人员忙着拼装钢结构,热火朝天……日前,在重庆市两江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施工现场,1300余名工人正忙碌作业。

  由于种种原因,他迎来的并不是在赛场证明自己的机会,而是三年多无缘国际赛场的煎熬。

  这一次旅程在秦小厚看来,也是去找回阔别已久的来自内心的声音。“我在用这场出境游来告别和纪念我这三年的困顿。真正对自己生活的校准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开始决定一个事情之前,我会做足了准备,我会先说服自己,能否接受和承受。再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的生活。”

  次年,中国学者在全球首次分离出这种新的蜱虫病的病原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而刘玮研究的正是以该病毒为代表的系列蜱媒病毒,当时她带队前往了河南。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党中央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既是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长期任务,也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我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要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促进经济恢复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以提升产业层次、补齐产业链短板、抢抓产业新机遇、完善结构体系等作为主攻方向。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上,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规模优势,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用好长期积累形成的创新资源、人才资源和物质基础,推动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刘美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